A03: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本版列表新闻
~~~三位大使讲述中非故事
~~~三位大使讲述中非故事
~~~三位大使讲述中非故事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运共同体惠及26亿人
三位大使讲述中非故事
潘高峰
  前天,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许镜湖、刘贵今、程涛三位外交部非洲司前任司长联袂而来,为记者们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中非故事。

  在三位大使眼中,中非之间的人文交流、青年交往、脱贫合作等,最大的特点就是惠及民生,惠及中非命运共同体的26亿百姓。

  “翩翩少年” 前景广阔

  “18年过去了,如今论坛已经是一名18岁的翩翩少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刘贵今大使长期从事对非工作,曾驻非17年,退休后担任了5年的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

  据他回忆,1999年的春天,马达加斯加外长访华,期间提出成立中非合作论坛的建议。基于良好的中非关系,又恰逢新世纪,论坛应运而生。

  正逢开学季,刘贵今告诉记者,他家旁边的崇文门中学,开学第一课就是介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双双年轻的眼睛,让我相信中非友好必将天长地久,中非友谊已经薪火相传。”

  远隔万里 文化相通

  “我一辈子从事对非工作,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程涛大使曾任前中国驻马里、摩洛哥大使,退休后非洲情结未了。他认为,中国民众对非洲的了解不够深入,有一些误会和偏见,他有责任与义务向大家介绍真实、客观的非洲和中非关系。

  对此,许镜湖大使也非常赞同。他现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40年外交生涯,37年都在从事对非工作。他认为,要增进了解,除了经济上的往来,人文交流也尤为重要。近年来,中非已推出200余个人文合作项目。目前,中国正在非洲实行“万村通”项目,为25个非洲国家通电视,如今已与22个国家签署协议,另外几个国家将在年底前落实。“这个项目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能看到电视,1万多个村子通电视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许镜湖说。

  青年教育 培养就业

  青年教育和就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我国已为非洲培训2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提供了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提供了2000个学位、学历的教育名额。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洲年轻人愿意优先选择到中国留学。除了鼓励政策,还因为这些年轻人回国后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对口工作。肯尼亚蒙内铁路修建过程中,用工46000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就业人员1100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分享经验 助力减贫

  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就有关于减贫的合作计划。刘贵今表示:“中国既与非洲国家分享脱贫经验,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期待这次峰会能进一步使民众受益。”

  许镜湖指出,一些民生项目看起来小,但解决的问题并不小。有一位非洲单亲妈妈,抚养着多个孩子却没有收入来源。在中方帮助下,她参与到一个蘑菇种植项目中,如今已能解决孩子的吃饭、上学问题。

  此外,中方还有在马拉维的棉花项目、莫桑比克的水稻项目、坦桑尼亚的玉米项目等,不仅提供资金、技术,也提供销售渠道,为当地民众解决温饱、增加收入。

  三位大使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非还将达成多项合作举措,惠及各国人民。       特派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雅加达之光
   第A15版:雅加达之光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上海建设者 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
命运共同体惠及26亿人
新民晚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A03命运共同体惠及26亿人 2018-09-03 2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