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参加上海书展新书《报人赵超构》签售,有一件颇为遗憾的事便是错过了梅子涵教授。当我结束签售,陪同嘉宾外出小酌,午后再赶回书展现场时,梅子涵教授《会说话的汉字》签售会已散场。我独自站在潮水般涌动的书海人流中,手上拿着一本原想送给梅子涵教授的新书怅然若失。
我与梅子涵教授不熟,从未见过面。在我这个岁数,早已过了“追星”的年月。我原打算在他签售时,与他见个面,并将赠书交给他。我是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子涵夜话”专栏上,读到他写给成年人的几篇散文而喜欢上他的。从此读他没商量,像一个孩童追寻着他的文字语言,在自我的遐想中思绪飞扬……
梅子涵教授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我父辈级的长者。他的文章口语化,语境独特,似一个不谙世事、傻里傻气、啰嗦还带点结巴的孩童。一个大老爷们喜欢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自问,是我的心智还停留在孩童的状态吗?可我就是喜欢。
梅子涵教授的散文是用孩童般干净的视角来写的,他带我们走进孩童眼里别样的成人世界。在他的笔端下,总有一片天空,特别清澈、明亮,单纯如稚子。他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可以用来叙述,但娓娓道来之间,总能让人读出一点有趣的事情来。他用最浅显的孩童也能读懂的文字语言,道出最深刻的成人才能感悟的人生意蕴。读他的文字,飞逝的时光会慢下来,嘈杂的世界会静下来。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散漫,可以张开双臂行走属于自己的天空。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站立于天地之间,听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多少年来,原来我一直在寻找梅子涵教授。那本原来准备送给梅子涵教授的新书,被我带回了家,摆放在我书房案头醒目的地方。我还是要送给他,亲手送给我喜欢的梅子涵教授。今年的书展错过了,以后还会有机会吗?梅子涵教授会读到我写的这篇文章吗?我在赠书的扉页上写着我内心最想说的话:“我多么渴望,像孩童一样阅读,像孩童一样写作,像孩童一样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