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万伯翱 1962年秋,中学毕业后的他被其父万里同志送到河南黄泛区农场劳动锻炼,1972年就读河南大学外语系。曾任中国体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等职。现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作品有电视剧《少林将军许世友》、散文集《三十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六十春秋》《我看红墙内外》(夜光杯文丛·个人专辑)等。
一
中国外交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成果,我们应该了解和记住为新中国外交卓有贡献而闪闪发光的人物。
在解放战争中曾任“杨罗耿”(杨为开国上将杨得志,罗为开国大将罗瑞卿)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的耿飚,1950年元月,他直接由毛主席周总理批准转业(当时还说过——要保留军籍呢)到外交部上任。这位神奇将军带着战争的硝烟,自己开着第十九兵团解放战争中缴获国民党中将罗历戎的美式吉普,到刚挂牌的外交部报到上班了。他是开国第一位派往西方国家担任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后又派驻巴基斯坦大使,1960年初回国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后又驻缅甸大使等职。1969年毛主席、周总理又派他出任驻阿尔巴尼亚副部长级大使,敢说“明灯”阿尔巴尼亚的“坏话”而著称,成为开国最著名的“将军大使”。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又委以重任,担任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这位集党政军领导为一身的著名外交家,在他的长篇回忆录第四章专篇:“外交部内外——副部长们”中,重点写了他敬佩的亦师亦友的外交家章汉夫。
这一章耿飚以十分尊重和谦逊的情感回忆了1949年开国后外交部副部长们(部长是周恩来后来是陈毅元帅),他回忆录里副部长的排名是:“章汉夫、姬鹏飞、曾涌泉、罗贵波、黄镇等同志。”当然笔者知道还有50年代三位担任过很短时间副部长的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他们也都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和军队的领导工作。开国不久乔冠华即被任命为部长助理。
二
章汉夫(1905-1972 江苏武进人)是位行政五级的副部长。1927年加入美国共产党后即转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是少见的清华留美预备班学生,在校期间组织和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四”和“五卅”运动。章毕业后先去华盛顿大学留学攻读经济与对外贸易,后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28年,23岁踌躇满志的章汉夫被党派往各国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向往的红色圣地——苏联留学深造。
1931年初他从莫斯科回国后,被党中央派往香港从事地下工作,后又调往广东任宣传部长。党的早期著名领袖蔡和森被捕后,章汉夫曾代理他任广东省委书记;同年12月章汉夫在香港不幸被捕,经父亲多方疏通营救,被押送出境。他在上海很快又接上组织关系,曾任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要职。1933年5月,在中共上海地下工作遭受严重破坏时,章汉夫又被国民党反动政权拘捕。其父谢仁冰通过党外有影响力的爱国民主人士邵力子施以援手“念其年轻无知”才被解往“苏州反省院”,后经其父花了几十两黄金才把他保释出来,他却不顾父亲等家人再三苦劝和警告,于1935年到上海与党在上海的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人周扬、夏衍等迅速取得联系,又开始参加了党的文化学术界统一战线工作。面对白色恐怖朝夕都有逮捕和牺牲的可能,他不得不对父母亲说:“我对革命的立场不能改变,你们只当没有我这个儿子好了!”以此表达他终生奉献给党和共产主义不可动摇的决心。
有一次参加活动时,因弯腰提鞋被一直盯梢的特务突然逮捕,与同时被抓捕的陶铸同志双腿捆在一起,关进了苏州大牢。虽遭凶恶的国民党反动派爪牙严刑拷打,他却坚决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说出党的任何机密,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献身革命精神。后又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即被任命为《新华日报》总编辑。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直接领导下,报道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方针,他还亲自动笔撰写大量时事政治文章。这些颇具文采的政治文章,在国统区产生了不小影响。上海刚解放,他即被任命为市委常委并兼任繁忙的外事处处长,很快又被中央调到新组建的外交部工作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章汉夫随董必武出席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我党派往联合国最早的外交人员。在外交部他是周总理十分得力的助手,担当了外交部的许多工作。在朝鲜战争中,他也是一位幕后英雄呢。那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16个国家的军队侵入朝鲜后,应金日成再三请求我国不得不入朝参战,我英勇志愿军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章汉夫协助周恩来和彭德怀、李克农在国内外均发挥了不少作用。
三
1953年,我和乔宗淮就读于北京育才小学,他是我小学同班同学,相识相知至今。他才华横溢的父亲乔冠华后来成为中国外交部第四任外长,解放前也曾担任驻香港新华社首任社长。后来宗淮担任了二十多年外交部副部长级的工作,也成为了一位资深外交官,真是子承父业一时传为佳话。他温文尔雅又美丽坚强的母亲龚澎,是我党和政府第一位新闻发言人,抗战胜利后跟随毛周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并代表我党和延安政府面对中外记者发言。外交部组建时,为首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她已成为外交部部长助理,与乔冠华同为周总理外交上强有力的助手。在1970年仲秋,由于“文革”动乱中“四人帮”残酷打击和无比辛苦的长期昼夜工作,年仅56岁的中共优秀党员、杰出的外交家龚澎英年早逝于北京医院。
龚澎的姐姐龚普生,就是章汉夫的夫人,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开国外交官。她曾首任开国后不久的外交部国际司司长。一对同胞姊妹花同时盛开在外交部,真是罕见的传奇呢。
在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乔宗淮带我去北京东城外交部街47号他姨妈龚普生和姨夫章汉夫家玩。这是一座解放前留下的达官贵人的三层小洋楼,面积不大却建筑设计精巧适用。听说司徒雷登也在此居住过。
在这里,章龚夫妇也曾热情地为部里年轻干部举行过婚礼。那时的官兵关系真是如鱼似水呢。总是戴着一副金色细框近视镜、有些发福、一派学者风度的章汉夫和个子高于他的龚普生阿姨热情慈祥地招待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们。他们给我们糖果也给我们讲国外见闻、外交知识和礼仪,这些开蒙教育使我们终身获益匪浅。后来他也喜欢一边抽着中华烟(红彤彤的烟盒一个也不扔,攒下留给男孩子们拍玩)一边认真听宗淮讲部内外群众的呼声。宗淮考入清华后,章就更喜听他汇报讲解国内外形势。
四
新中国成立不久,世界很多国家受美国影响,当时承认我国的国家不多,印度则是1950年春就承认我国的世界大国。因此对于搞好与印度的关系是重要且十分复杂的,在这种形势下扩大提高我国的影响及地位乃是重中之重。在周总理强有力地直接领导下,章汉夫和印度驻华大使前后进行了长达四个多月马拉松似的谈判。1954年4月末此谈判才宣告结束,终与印度达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友好平等协定。在谈判桌上,章汉夫还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政策被中央采纳,为此他特别受到中央和周总理多次的表扬。最终签下这个协定和换文,实际是清除了印度在西藏沿袭英国殖民主义的各种不平等特权。
1961年5月,章汉夫作为副团长随陈毅参加关于老挝问题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这是当时建国以来我国参加的最具规模的重要国际会议。在章汉夫同志代陈毅外长任团长后,他不但“忠实准确贯彻执行中央路线、政策和具体指示”,还根据会议进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向周恩来及中央提出有益建议。
这次日内瓦会议面对美、英、法等西方强国和苏、波、越等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及印度、泰、老、柬等发展中国家代表团,中国年轻的外交代表团在章汉夫率领下,参加了现代国际上少见的长达十四个月的又一次马拉松似的大型国际会议。他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对面唇枪舌剑背后的各种阴谋诡计,始终坚持总理周恩来和党中央的外交原则,又以他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国际外交知识,克服了艰难曲折,推动着大会一步一步向前。1962年7月全体参加国,根据万隆会议精神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共识,最终签署了《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和《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的议定书》。这次日内瓦国际会议能圆满结束,大大提高了我们年轻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汉夫同志是功不可没的。”耿飚的回忆录,再三肯定章汉夫在此次外交历史上的功劳。
五
1949年金秋10月开国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可以说没有什么领海主权可谈。这是摆在刚诞生的共和国外交部日程上必须解决的大事。面对我国各条战线上百废待兴,日理万机且事事亲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实际上又把这个重担郑重交给了章汉夫。无论在部里还是在国外,他是经常深更半夜接到总理电话指示的人。
接到此任务后,他就开始不分昼夜直接阅读大量英俄等国原始资料,反复比较为什么在国际法中,美国、英国、日本这些发达强国只提出了适合自己的3海里;丹麦、瑞典则规定为4海里;而萨尔瓦多却又规定本国是200海里之宽阔呢?章汉夫在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新中国应如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委内瑞拉、印尼等多国的领海为12海里,这个合理化建议被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审阅批准了。当我国外交部首席发言人龚澎等在1958年9月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时,骄横不可一世挂着美国星条旗的第七舰队也不得不开出我大陆领土12海里以外!
耿飚将军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说明领海宽度确实得适当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确实有利于保卫我国的领海主权。”“这不能不说是汉夫同志对我国的又一大贡献”呢!
六
1968年3月,肆无忌惮的造反派到刚刚出院(已失去自由,造反派一直日夜监视他)的章汉夫家,拿着一个捕风捉影的名单去抓什么“叛徒”,这次他被绑架似地带走,从此他和妻子及两个宝贝女儿音书两断。他在秦城监禁四年受尽种种折磨。
1972年元旦刚过,一代新中国杰出外交家、优秀中国共产党员,在新中国外交上做出重大贡献,受到毛周格外重视的章汉夫同志冤死在狱中。从此,外交部“总值班员”办公室的(他总是工作到下半夜)灯光消失了,孩子们永远听不到他讲童话故事时惟妙惟肖的声音和表情了。
在1979年9月18日党中央为章汉夫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了平反昭雪和追悼大会,几乎所有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加或敬送了花圈。
他的老战友耿飚,1987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长篇追悼文章——《回忆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章汉夫同志》,曾这样写道:“一致公认:章汉夫作为外交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外交部一贯对干部坚持党的原则,公道正派,不搞亲疏。”、“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工作作风,对于提高外交战线、广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