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批珍贵实物亮相申城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
~~~一批珍贵实物亮相申城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
~~~一批珍贵实物亮相申城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
~~~一批珍贵实物亮相申城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
~~~一批珍贵实物亮相申城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
     
2018年09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教师40年写下170本工作日记
一批珍贵实物亮相申城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
陆梓华
  40年,14600天,一天不落,每天记录,汇聚成整整170本工整细致的工作学习日志。它们的主人,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上海市教育功臣顾泠沅。当这170本日志的全息影像在昨天下午举行的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出现时,全场掌声雷动。

  分享“青浦实验”经验

  40年前,在顾泠沅带领下,青浦开启了一场教改实验,不仅使青浦教学质量从全市最低点上升到全市前列,更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如今,“青浦实验”的影响被推广到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以及教师教学研修机制的创新上,实现着每一位农村教师的成长与蜕变。“近28年中,我们积累了80万个数据。”站在舞台上,顾泠沅说,将努力通过更精确的研究和更深入的实践推动改革不停步。2020年第14届世界数学教育大会将在上海举行,顾泠沅也将成为第一位在大会上做报告的中国教师。

  “钟扬的种子”带来感动

  在活动现场,带来感动的还不止这些。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领队、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傅欣从,为全体同行带来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钟扬教授生前采集的来自西藏的种子。“钟扬老师是找种子、种种子的人,也种下民族团结、教育强国的梦想。”傅欣动情地说。2016年,一支由40名男教师组成的平均年龄36岁的“兄弟连”,在雪域高原,开启了全新的组团式援藏之路。短短一年后,老师们为藏区孩子编写了28本校本教材,建立了所有学科的电子信息库。

  活动中,一流学科建设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团队,上海“课程思政”改革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张黎声,著名指挥家曹鹏及著名足球教练徐根宝等人物原型纷纷走上台接受采访,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教育各领域各层面的成果。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新民健康·专版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20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2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上海首颁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
加强对接协作,分享发展机遇
上海中小学生举办 迎进博学礼仪修身活动
老教师40年写下170本工作日记
新民晚报要闻A02老教师40年写下170本工作日记 2018-09-09 2 2018年09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