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社区永和居易小区是一年半前开始试点垃圾分类的,橙色的混装桶不见了,换成了一绿一黑的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回收桶,桶上方的分类信息公布栏,写明了收运时间、收运责任人、联系电话和监督投诉电话,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指导”垃圾该丢入哪个桶。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每日的投放量不大,只在小区北门和中心广场设了两对垃圾桶,每个月定时定点收运。宁波市海曙区万春街道广安社区办公室主任吴海波告诉记者,责任明确到人后,一旦市民发现有混装混运,可以打监督投诉电话,城管部门会开具罚单。
为了让市民从源头就将干湿垃圾分开,每季度给居民发放的厨余垃圾袋上都有一个专属的二维码。居民将垃圾投入桶内后,物业配备的督导员在收运前扫一扫进行“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打分,打分情况和厨余垃圾照片实时录入后台。分类质量较差的家庭,小区督导员及志愿者将进行入户指导。分类质量好的小区,则能获取由政府拨发的每月每户3元的绩效奖励。
宁波是目前亚洲地区唯一有世界银行背景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路介绍,整个世行项目15.26亿元提供了资金保障,其中10个亿用来做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的资金用作垃圾桶袋、收运车辆采购,智慧环卫平台建设、宣传培训等。“目前,宁波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已有660多个,覆盖40万户居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装修、搬迁、居民的废旧家具更新过程中,产生的大件垃圾也日渐增多。在宁波,政府会和当地一些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让大件垃圾可以被“再生利用”。
在宁波庄桥街道建筑装潢垃圾中转站,大件垃圾进行粗分后,木板、金属、纸类、建筑垃圾会被分拣出来。“通过工艺流程的处理再造,木质垃圾可以变为生物质燃料棒,建筑垃圾可以变成再生砖,纸和金属则压缩打包,卖到其他有资质加工的地方。剩下的主要是塑料制品,则粉碎造粒。”公司总经理丁兆连表示。 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