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国际化科研路线促光明未来
~~~国际化科研路线促光明未来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尔眼科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链
国际化科研路线促光明未来
唐仕波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的原则与策略》
李文生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 How to treat moderate or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caused by severe myopia?
2015年,爱尔眼科研究所成立,累计投入5000万元,引进国际上先进实验设备和技术,拥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及形态分析实验室。
  让世界相连

  共创光明未来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三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2018于9月12-16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据悉,本次大会已有逾万名眼科医师出席,成为2018年度我国眼科学界最盛大的学术会议。

  本次会议以“开拓创新 合作 共享”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眼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精英骨干,欢聚于此,聚焦当今眼科各领域热点、难点,展示科研创新成果,展望眼科临床诊治现状及发展方向,分享交流眼科医学的经验和前沿进展。

  大会共收录学术论文10597篇。作为横跨亚、美、欧三大洲,拥有300余家专业眼科医院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爱尔眼科共有2388篇论文被大会录取,占比超20%,再创历史新高。年会上近百名爱尔眼科专家作出了逾百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演讲和主持发言,成为今年眼科大会上格外靓丽的一道风景。

  大会聚集中外眼科专家交流诊疗疑难点和复杂病例,意在通过紧密的交流让世界相连,创造出中国眼科医疗的光明未来。  

  把握新时代的脉搏

  构建眼健康生态圈

  2018年4月30日(美国当地时间),全球首个由中国研究团队—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团队主导,并使用中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产品“云夹”作为关键实验设备的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在夏威夷正式启动。来自全球12个国家19支科研团队对全球6大洲3大人种的近视眼大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有望阐明人类近视眼环境因素的致病之谜。

  家住上海的跃跃小朋友,这学期便收到了一个新礼物——“云夹”。这个由爱尔眼科参与研发的仅6g重的全球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神器,成了近视200度的小海荣改正自己不良用眼习惯的“好伴侣”。最近,位于沪上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了一套新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社区患者眼部拍完片后,智能诊断系统能进行阅片,出具诊断结果和建议,再远程传送给医生确认。如今的眼科人工智能系统开始逐步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不仅给大众的日常带来了便利性,更以创新性的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就医生态链。爱尔眼科在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链上辛勤耕耘,只盼望未来可以让千家万户轻松拥有光明未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18年8月,国务院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调整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更聚焦科技事业的发展。这对未来中国前沿科技创新将有重大促进作用。

  作为“云夹”以及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这些高科技成果的研发方,爱尔眼科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近年来,通过成立的“两院”(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湖北科技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三所”(爱尔眼科研究所、爱尔眼视光研究所、爱尔角膜病研究所);“两站”( 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在“产学研”已成体系之际,爱尔眼科“科教研一体化”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涌现了众多前景可观的科技项目和成果。然而,这些成果背后,既离不开团队和个人的付出与努力,更离不开爱尔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曾表示,“科学研究是需要不断探索的,不太可能一次就取得成功,重大的科研创新更是往往需要在不断的试错中突围而出。学术研究是爱尔眼科不断做强的必由之路。”

  除了机制灵活与优良的科研环境,爱尔全球科技创新孵化基金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爱尔眼科正在全力打造一条科技创新生态链。”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爱尔眼科研究所所长唐仕波教授表示,生态链的一端从以临床导向为主的基础研究开始,中间包括临床转化研究,临床新技术及方法的应用研究与临床多中心研究,末端通过爱尔全球科技创新孵化基金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形成产品并推向市场。

  据悉,爱尔眼科目前正在开展的基础研究包括:视网膜变性性疾病视觉损伤机制及保护、干细胞诱导分化及应用、眼科疾病基因功能及应用、眼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研发与应用等方向。此外,依托爱尔眼科遍布亚、美、欧三大洲,300余家医院,超2000万庞大病例库,爱尔眼科还积极开展多方面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例如针对ICL手术长期安全性、有效性而开展的大样本临床多中心研究等。“我们希望通过着力构建这条完整的科技创新生态链,推动我国眼科医疗行业迈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唐仕波教授强调。

  科研经费是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链的基础和前提。据悉,爱尔眼科内部设立了专项的科研基金。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爱尔眼科共获批各类项目近200项,集团资助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近5年来,集团共发表学术类文章近700篇,SCI/Medline期刊收录150篇,获得知识产权17项,参编、主编50余本学术专著。

  为大众更新多元化诊疗理念

  唐仕波教授表示,“中国有全世界最多近视眼人群与庞大的眼病患者人群。我们希望通过开发‘云夹’、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启动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与中科院、陆军军医大学联合开展视网膜变性性疾病研究等等,让我国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科医疗技术成果,从而为更多的眼病患者提供中国眼病诊疗方案”。 

  多元化的眼病诊疗方案源于欧美的定制化诊疗体系,近几年来逐步影响到了亚洲,并对中国的传统的诊疗模式产生了一些深远的影响。眼病的诊疗不再以复明为立足点,而是以实现患者更精准的要求为导向,让患者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想要的视觉质量。

  青少年近视=戴眼镜;干眼=滴眼药水;老旧的白内障手术=复明,不同于这样按部就班的传统治疗,如今多元化的眼病诊疗理念更倾向于让患者来提要求、提想法,并尽可能将他思维所及的视觉质量呈现于他。

  让科技和科学真正贴合我们每个病患的需求,才能让诊疗质量得到质的提升。爱尔眼科希望,在未来通过爱尔的创新研究成果,为‘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ZF01版:中缝4-21
扫一扫
爱尔眼科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链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A21爱尔眼科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链 2018-09-20 2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