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化进程助推病毒传播
  1948年,第一支流感疫苗问世,盘尼西林开始量产。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乔治·马歇尔随即宣布战胜流行性传染病指日可待。

  1962年,随着骨髓灰质炎疫苗问世,诺贝尔奖得主、病毒学家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公开宣称:“就像是在研究已经载入历史的一样东西,研究传染病已经失去了任何的意义。”

  尽管人类想要相信这些论述,但事实并没有与这些观点相印证。人类进程中,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疾病总是随之而来,循环往复。一次次历史的骤变,也总能看到大规模传染病的身影:当欧洲人殖民美洲大陆,天花疫情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流感又搭上了顺风车……

  人类历史上,社会的变化速度从来没有像当今社会如此迅速。100年前,世界人口是20亿,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76亿,并且大多数人都涌向城市。从2008年起,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就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

  也正是在这一座座钢铁森林中,病原体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并且迅速发展出抗药性。正因如此,相比较1980年的数据,如今每10年的疫情爆发数量翻了3倍。

  全球化进程也起到了助推病毒传播的作用,毕竟,光是飞机运载旅客的数量较40年前就翻了10倍。

  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开始缓慢地在人群间传播,让当时的人们见识到了新型病毒的威力。截至目前,已有3500万左右的人死于艾滋。

  然而,2003年SARS病毒突然出现,并以一种比艾滋快得多的速度在人与人之间疯狂传播。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SARS就扩散到了全球29个国家,感染了超过8000人。

  这标志着病毒的新纪元已经到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病毒传播的地理屏障逐渐被扫除,而原本主要在本地传播的病毒现在成了赤裸裸的全球威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ZF01版:中缝4-21
面对传染病,人类准备好了吗?
全球化进程助推病毒传播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2全球化进程助推病毒传播 2018-09-20 2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