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印象最深的不是脑子进水的女神系黄蓉舍高帅富亲吊丝、以及脑子进水的女仆系穆念慈深受外貌协会荼毒被虐到死。而是———洪七公吃到的那只叫花鸡,以及后来的火腿豆腐“二十四桥明月夜”。再后来挑灯夜战《福尔摩斯全集》,则采用相关记忆法比如———《四签名》是在吃五香猪肉脯时候看的,《血字的研究》是在吃灯影牛肉干时候看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是在吃香酥鱼松时候看的……当然,身为伪冒文艺男青年,袁枚的《随园食单》总也是读过的,后来的林文月的《饮膳札记》、赵珩的《老饕漫笔》也一一览遍,再加上蔡澜写之不尽的美食专栏,身为后辈,深觉所言已尽,难以超越。
现在,我只幻想吃到段誉的那只无敌癞蛤蟆,百毒不侵了。中国古代传说中敬业的医中翘楚神农氏,他踏遍名山大川尝辨毒草之效,不死不伤。现在想来,我们真的都是神农氏的后代啊。
言归正传,我现在挺羡慕化学专业的同学,能把化学配平法活学活用为当代食材实用解毒妙招。名主持赵普也是个实诚孩子,有一说一,什么什么不能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换作我就说,吃完什么不妨再吃点什么,就配平了,就OK了。
大家要留心我的暗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