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民若有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拨打热线12331进行咨询、投诉和举报。12331正式运行近半年以来,已受理21528件消费者投诉。市财政还设立了“食品安全举报专项奖励资金”,食品安全问题查实后,违法制售货值的5%将奖励给举报人。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相关企业如何保证食品安全,职能部门如何监管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也是公众密切关注的。但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何止千百种,一方面,我们呼吁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其“孤军奋战”。食品安全本来就是人人关心的事,自然是人人可管。鼓励社会监督,不仅是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护自身权益,也是在构筑一张严密的监管网。
奖励举报,不算新鲜,管用就好。最低500元,最高20万元,奖励违法制售货值的5%,激励不小。消费者举报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奖金,而是为了维护权益或伸张正义,但若能得到奖励,仍不失为锦上添花。消费者的积极行动得到认同和鼓舞,社会监督的参与者也会越来越多。
有了奖励还不够,怎么奖也有门道。首先,职能部门要重信守诺,既然要奖,就要奖得有诚意,不能把奖励当“摆设”。4月,有消费者举报永和大王两个门店违法添加药材,得到1650.55元的奖励,说明确确实实奖到了实处。去年,曾有一些地方的举报人不满当地税务部门给予的1元或5元“超低”奖励,告上法庭,则是奖励效果适得其反的例子。其次,领奖是否便利,也会影响奖励效果。据悉,相关奖励制度还将进一步完善,简化奖励资金的发放程序,加快小额奖励资金的发放速度。
不过,奖励到底还是辅助手段,消费者投诉或举报,最希望的是相关问题获得解决,不法企业或个人得到惩处。12331运行以来,全市食品类投诉举报当月办结率已达到90%以上,按时回复率达到100%。12331不仅是一个热线电话,也代表着一套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和处理机制,可以看出,这个机制目前正在顺畅地流转。按时回复率既已达到百分百,那么,回复质量能拿几分,市民满意度如何,更应是努力方向。
法治社会,公众监督的道路应该越走越宽。除了向职能部门反映、启动行政执法之外,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也该越来越多地成为选项。然而,维权成本高,仍然是横亘在消费者面前的一道“门槛”,如在一些地方,做一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全检,就需要3万元。这既需要职能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消费者节省个人维权的成本,也需要社会合力,提供降低“门槛”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