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心企业垄断原料致药价飞涨
叶薇
  今年3月,国家颁发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其中出现了一批新药。据业内人士透露,进入目录的药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部配备和使用,其他医疗机构也必须按规定优先使用。目录公布后,个别厂商动起了歪脑筋,企图通过买断基本药品的某些原料,达到涨价的目的,牟取暴利。

  2009年下半年,用于治疗皮肤皲裂的尿素软膏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后,售价涨了一倍多,直接原因就是原料涨价。拥有国家药用尿素原料药生产许可的,原来仅有两家企业,2009年合并重组,成为全国唯一控制药用尿素原料供应的企业。

  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披露,山东潍坊顺通医药公司和华新医药公司,控制降压药复方利血平片的主要原料盐酸异丙嗪,并哄抬价格。两家企业的如意算盘是:控制原料药提供商,同时要求下游企业提高投标价格,再按每瓶一元的标准收取回扣。国家发改委称,复方利血平片全国年消费量约为80亿至90亿片,违规所获垄断利润预计可达近亿元。依据反垄断法规定,两家企业已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被处以687.7万元和15.26万元罚款。

  “700多万元的处罚,只是揭开了原料药市场垄断的冰山一角,还有不少黑心企业没得到任何惩罚。”这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基本药物的终端价格透明,部分价格操纵无法达到目的,只能逼迫生产企业停产;但在普通医保药品中,如果存在类似原料垄断行为,将直接提升医疗成本。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50%可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如果这个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就涉嫌垄断。对此,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一经查实,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留学移民/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暑假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期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6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夏季良药去痱水为啥“玩”失踪?
黑心企业垄断原料致药价飞涨
廉价药渐成“熊猫药”
美国版焦点A07黑心企业垄断原料致药价飞涨 2013-07-17 2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