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10年前实施过市值配售,但现在的市场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几个细节值得投资者关注:
第一,接下来开闸的IPO,80%的新股来自于深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持有上海股票市值能否申购深市新股,10年前,两市的市值是不能通用的,因为两个交易所都是独立清算的,如果市值不能通用,沪深股市会出现明显的失衡,那么投资者对市场的选择就会成为一个需考虑的问题。
第二,10年前“拖拉机”账户盛行,即一个资金账户下可以挂N个股票账户,那时手中有较大股票市值的投资者具有申购优势,而现在一个资金账户只能对应一个股票账户,靠市值申购的优势没有了。如果你手中有套牢的股票,放着也是放着,那么你可以按照手中股票的市值去申购新股,但是你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如果发行的是小盘股,那中签率千分之几、万分之几,这么低的中签率等于博一次彩票,也许你忙乎一年全部做了无用功。13年前,中联重科发行5000万股新股,发行价12.74元,一半资金申购,中签率0.2128%;一半市值配售,中签率0.0839%。可见市值配售中签率比资金配售要低得多,从这个角度而论,为了配售新股而专门去买二级市场股票似乎不值得。
第三、新股申购可以用老股票的市值来申购,但中签的股票还是要用钱来购买的。中签率低的新股配售不到,但到发行大盘股时中签率高了,但中签的股票上市未必赚钱,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一个股民满仓100万股票,他用这100万市值去申购新股,结果中签率50%,他必须要拿出50万现金去买下新股,由于他已经满仓,没资金了,这就将带来新的问题,10年前,这种情况碰到过,接下来新问题还会接踵而来。为了防止中签后“逃单”,就要求投资者账户中有申购资金量,而交易所难以判别,因为投资者的钱都在证券公司,而券商对此判别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券商不知道市值申购后可能的中签率是多少,相信这些现实问题会有实施细则出台,但投资者要有思想准备。
搞市值配售对哪类人最有利,这有一个边际效用的分析问题,一般而言,对手中市值只有10万、20万的小投资者而言,几乎没有利好作用,因为股票中签的概率很小,一年中的申报几乎都在做无用功。对很大的投资者,手中有几千万市值的股民,受账户所限,也没有好处,比较适合做市值配售的还是那些不大不小手中有一两百万市值的股民,而且手中还得有一定的资金,相对边际效用较好,但市值配售的中签率基本与博弈福利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开始的时候会热闹些,时间长了,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在做无用功就会兴味索然的。
市场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相信大家很快会适应这种变化,借用一句老话,市场是永远正确的,我们没法改变市场,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