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例子,是今年影视传媒股的大涨。年初电影《泰囧》的热映,引爆了这一年传媒股的牛市。但进行股票投资时犯了嘀咕,我们应该因为电影公司的一部电影成功发行而成为其股东吗?事后来看,更核心的推动力,是国产电影进入了一个高增长期。股东,应该聚焦成长的行业。
第二个例子,是今年各种新兴产业的公司大幅崛起。这些公司在年初,尤其是TMT相关的,财务指标上很多难见端倪,但随着行业的演变,公司股价与基本面同步好转,这对我们的投资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现在大家都总结出来,研究工作要从公司的产业链前移。股东,视野应该领先于公司的业务。
还有很多类型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股市反映出来的机会各式各样,而严格地从股东角度出发,我们虽然会错失一些所谓的“机会”,但每一笔的投入都能获得正回报,长期来看,结果应该也有望获得不错的收益。作为长期投资的一种策略,像股东一样去研究、思考问题,不失为一种可以跨越牛熊的利器。
汇添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