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公输于兰
图 / 王震坤
如果不是因为吃到了江西的好几种米果,真的不会注意到中国的果子品种原来有这么多,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食材,祭献于所有的季节。
上一次我介绍的黄元米果因为颜色金黄也被叫做黄金果,在各个重大的节日都会用到它来讨口彩,比如过年的时候,婚庆的时候,生娃的时候,甚至商家开张、造房上梁,都会以送黄金果、做黄金果来庆贺。但黄米果只是江西庶几上百种米果之一种。过完了年,就是元宵节,江西人做元宵果,其中的一种就是汤圆,还有一种叫炸米果,就是将做成的汤圆油炸得外脆里糯,再蘸上糖霜或者辣椒面吃。到了清明前后,江西人又做起了清明果。这清明果的原理和含义,与江南一带的青团一致,有咬青祛邪的意思,传统的做法也是用艾青汁揉米粉,然后擀皮包上馅料,上笼蒸熟,做成青绿色的点心。不过青团的馅料和形状比较单调,都是豆沙馅团子形的。清明果就丰富得多,可以做成大团子形,也可以做成小汤圆形,更多的是各种手势捏出来的花饺形。清明果的味道有甜有咸,甜的大都是豆沙馅的,咸的有肉糜荠菜馅、肉糜韭黄馅的,偶尔也能吃到麻辣肉末粉丝馅的。这样多姿多味的清明果传递着制作和享用者所感受到的春的生机以及所带来的喜悦。
夏季到来的时候,江西人吃得最多的果子是夏至果、麻叶果和各式各样的粉果。夏至果顾名思义是在夏至这一日吃的。据说,江西比较讲究的人家,在夏至这一天所做的果子要用到十几种食材,做果子的粉除了糯米粉、粳米粉,还可以掺上玉米粉、芋粉、麻薯粉,用这些粉做成一小颗一小颗的丸子,或有馅的,或实心的,然后下到煨了一个多小时的菌菇、笋尖鸡汤里。这样鲜美的果子也叫汤米果。吃一碗汤米果过夏至,意义等同于其他地方的吃夏至面,然风味却完全不同。乃所谓地广人众,同俗不同风也。麻叶果是用芝麻叶的碎渣和汁揉面做成颜色极为深黯的蒸饺,在夏天吃,有清热祛火的功效。粉果则是用米皮一层层卷起来,卷得松放馅料,就类似潮州的肠粉,卷得紧无馅料,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颗粒,放麻辣花生酱凉拌,就是凉拌果,其实就是卷紧了的凉粉。
到了秋天,南方人有吃藕的传统,用藕做的点心数不胜数,江西的果子又怎么能够舍却这么应季的食材呢。用藕粉、芡实粉或者山药粉做成的果子,入汤,入羹,既营养,又好吃。当然,在这个食材最丰富、天气最高爽的季节,江西人还会忙着做一些特别的果子,留待冬天食材品种少的时候享用。在上饶,人们称这种果子叫果子干,而在鹰潭,那里的人们直接将做成果子的食材名拿来给果子命名。我在鹰潭吃到一种被叫做茄子干的果子,便是这种很特别的果子。制作这种果子步骤非常复杂,要把茄子剖开蒸熟浆好晒干,然后加入调料和其他增味的熟的食材,与蒸熟的糯米糅合不停舂打成粉,再烘干切块轧条剁粒。这茄子干吃上去非常韧,有点咸有点辣。当地朋友说小时候这是最好的零食,现在是老一辈儿最喜欢佐饭佐粥的早餐伴侣,就像上海人过泡饭的油条。这果子干不仅可以用茄子做,也可以用南瓜、笋等做,可以是全素的,也可以荤素融合。
单单一地,一种米面制成的食物,就可以做成这么庞大的家族体系,若将全中国做米面果子的方法种类综合起来,得是什么样的情景?更别说所有中华料理了。于是便突然生出对所谓世界非物质遗产料理篇的怀疑。日本人将他们的料理申遗,韩国人将他们的泡菜申遗,这都应该是容易的事,因为他们的内容与工序都是有限的。中华料理无法申遗,因为它庞大,深邃,几近无限。以有限的认知来判断漫长历史中发展庞大的难以限定的事物,实在不能算是人类最聪明的行为。就像古希腊的哲学,是伟大的非物质遗产,倘若申遗,就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