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案件 三位母亲
俞青
  俞 青

  她叫朱莉芸,浦东经侦一支队的一名普通民警。初入警队时那个走路带风的假小子“小朱”转眼间成了退休在即、说话和风细雨的“朱大姐”。从刑侦到经侦,公安工作承载着她太多太多难忘的回忆。

  十多年前的一天,朱大姐正当班,一位中年妇女哭着推开了经侦支队接报室的大门,神色慌张:“警察,我要找警察!”朱大姐起身迎上前去:“别哭,有啥事慢慢说。”中年妇女递过满是褶皱的“合同”,断断续续地,朱大姐听明白了:她被骗了。这些年来,她和丈夫四处替人打零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供孩子上学、成家、立业的50多万元,在一夜之间被骗了个一干二净!

  孩子马上要开学了,孩子的学费怎么办?中年妇女快要急疯了。 

  那一刻,朱大姐嫉恶如仇的天性被彻底激发,“太可气了!我一定帮你把这骗子抓回来。”然而,仅凭一纸合同找回一个人,谈何容易?愈发深入调查,朱大姐愈发感到失望和沮丧。中年妇女提供的线索寥寥无几,更无奈这寥寥线索的一大半是骗子虚构的。朱大姐寻线追踪的结果是屡屡碰壁。

  当时,有人劝她:“小朱,算了吧,苦苦挣扎半天没有眉目,这点工夫不如扑在大案子上。”连这位中年妇女都打了退堂鼓。中年妇女说,那是命,要认命。可是朱大姐不认同这个说法。中年妇女孩子的学费就此没了着落,对未来的憧憬在顷刻间幻灭。骗子夺去的不仅是这家人毕生的积蓄,更夺走了他们对生活的爱与希望。设身处地想想,自己的孩子在宠爱中成长,倘若自家孩子即将面对辍学的窘境,做母亲的何等心酸。朱大姐不放弃,她相信,坚持总能等到花开之季。 

  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朱大姐一次次地翻看合同,对合同上的每一个细节展开排查,也一次次上门向中年妇女了解情况。手头还有太多工作,朱大姐就利用下班时间查,利用周末时间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朱大姐得到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嫌疑人有一个在北京某所音乐院校学作曲的儿子,并且学有所成屡获嘉绩。 

  朱大姐匆匆赶去北京。在校门外,朱大姐见到了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也等来了那个自己日思夜想要抓到的犯罪嫌疑人——孩子的母亲。一名为了完成儿子音乐梦想耗尽积蓄,最终不惜铤而走险的四十多岁的母亲。

  眼前的她身形瘦弱、面容憔悴。面对眼前突然出现的警察,她显得异常平静,平静得让朱大姐感到她像是期待着、盼望着此刻的到来。

  “我如释重负”,坐在审讯室中,她平静且完整地说出了整个作案经过。在巨额学费面前,为了完成孩子的理想,她选择冒险,在人生将要过半之时,她做好了成为阶下囚的准备。 

  惊慌失措地前来报案的是位母亲,铤而走险触碰法律红线的也是位母亲。因为母爱,她们站在了法的两端。作为母亲,朱大姐不能原谅;作为经侦警察,她知道法律也不会原谅。

  十日谈

  经侦警察风采录

  责编:杨晓晖

  寻踪觅迹过程中的精彩,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家装专版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老三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眼神
食番菜
“十日谈”征文启事
和谐家园(中国画)
小寒
桃花潭畔
一起案件 三位母亲
美国版夜光杯A18一起案件 三位母亲 2018-01-05 2 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