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1970年国庆来临之际,分场办公室门斗前的一幅毛主席画像因日晒雨淋,严重褪色,这有损于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为此分场办公室急于重新购置一幅新的毛主席画像。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几位分场领导为此而一筹莫展。这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也许我发挥绘画特长的机会来了。
我斗胆向分场领导提出:我用油画形式画一幅毛主席标准像。我此语一出,几位领导面面相觑,一脸惊愕,空气也好像凝固了。最终还是王文生主任开口说话了:小王,画毛主席像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可不能开玩笑啊!为了消除他们的疑虑,我把自己从小学三年级起到少年宫系统学画五年的经历告诉了他们。为确保万无一失,我建议作画过程严格保密,“画室”窗户用报纸糊上。画像完成后,请领导审查,如合格就用,不合格我会妥善处置,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天,青年干事徐有通知我:分场领导同意采纳你的建议,将办公室东头的会议室临时当作“画室”,窗户用报纸糊上,与外界隔绝,不准任何人进入。
想到已搁置画笔五年之久,又能重新拿起画笔,我心中一阵激动,于是开始筹划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将画像所需的各种油画颜料、画笔、调色板、画布等各种材料、用具开具清单,委托办公室宁海滨(人称老宁头)外出采购,同时去木工房定制画框。两天后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所需颜料尽管不全,但主要的三原色还是买到了。
作画开始,我首先将画布钉在画框上,随后把画布反复涂上白色底漆。为确保毛主席画像的轮廓、五官位置绝对正确,我用九宫格同比例放大的原理在画布上画上九宫格,用铅笔画出毛主席头像的轮廓,经与原画核对无误后,开始打底色。因这是我在农场第一次作画,又是一幅领导高度重视的画像,所以作画过程十分小心,每一次调色经反复多次确定正确后再画到画布上。由于油画不同于其他画法,在底色尚未干透时是不能往上涂色的,所以这幅画我足足画了一个多星期才完工,然后配上镜框,这时一幅高约1.5米的毛主席标准画像赫然竖立在我的面前。我退到窗前,离画像6米左右的距离,对照原画又仔细核对了各部位的比例、颜色之间的关系,确认达到预期目标,可以让领导来验收时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我把分场几位主要领导请到“画室”验收,紧张的空气又凝固了两分钟,随后几位领导异口同声地说:像!像!像!王主任笑眯眯地对我说:小王,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啊!
1970年国庆节前夕,一幅色彩鲜亮的毛主席画像挂到了分场办公室的门斗上。
随后根据分场领导的要求,我又为分场十字路口的语录塔画了一幅高约3米的《毛主席在军舰上》的大幅油画。
农场的各类往事历历在目,我要感恩在农场的十年中帮助我成长的各位领导,感恩伴我同甘共苦的知青朋友,感谢你们,并希望你们保重身体,度过美好的晚年。 王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