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永生”的账号
郁晶陶
  郁晶陶

  你数过自己在多少个网络平台、手机app上注册了多少个账号吗?这些账号中,有多少你还在使用,有多少被“闲置”,甚至有多少已经被你遗忘了呢?

  无论处于哪种状态,很多账号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可注销。

  对于这种“永生”的账号,很多人都表达了担忧。比如,账号有被盗的风险,一旦弃之不用,还很难发现。随之而来的后果可能有:个人信息或隐私泄露,账号被用于诈骗等不法用途……有网友表示,自己一个不常使用的账号有异地登录的痕迹,怀疑被盗号,却无法注销;看着那些涵盖了多个国家和城市的登录IP,这名网友自嘲:这个账号比我活得潇洒多了。

  然而,极少有人希望自己的网络账号活得这样“潇洒”,因为这种“潇洒”等同于“不安全”。有人在中国政府网上留言,反映了无法注销账号的问题,工信部日前回应,根据《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账号的服务。”这说明,账号不可注销,违反了相关规定。

  为什么注册容易注销难?有人分析,用户数是网络平台、手机app等吸引投资方和广告客户的关键指标,在利益驱动下,就要保证用户数只能增不能减。即使用户离开,账号仍在,也会增加其“回头”的希望。但是,保证了企业的利益,却侵犯了用户的正当权益。用户的自主选择权被剥夺,还不得不承担个人信息或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也被侵犯,更不要说由此衍生的其他风险了。

  目前,已经有一些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增加了注销账号的功能,有的还设置了“后悔期”。这些人性化的举措让账号不再“永生”,为用户减低了安全风险。这样的改变会不会成为趋势,还不好说。恐怕,很多企业还是会担心增加“注销按钮”会影响自己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我们仍然需要让用户的“注销权”得到进一步的法律保障,以及规范与注销相关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家装专版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老三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高校保送生门槛提高
“永生”的账号
“点亮心愿”慈善义拍启动
为患者一站式解决烦“心”事
学生11元吃“自助餐”天天光盘
扫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美国版上海新闻A06“永生”的账号 2018-01-05 2 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