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邱师傅,就是因为这双手。在寒潮冰冻季节,邱师傅和其他水管维修师傅们,用双手为一个个冻坏水表、冻裂水管的家庭接上了自来水。两年过去了,他还是骑那辆小电驴,挎同一个工具袋,连外貌也没怎么变,就是白头发多了。他的身份,还是上海城投水务供水分公司普善路站的一名普通维修工。修水表、接水管,邱师傅仍旧不喜欢戴手套,“戴手套干活,不顺手。”记者试图搭把手,但手刚伸过去,就打了个冷颤。
不过,和两年前相比,还是有些地方不一样了。吸取2016年的冻管教训,供水部门的维护趋常态化,水管都提前穿上厚实的“冬衣”,居民们也都多了些经验。在共和新路上的延长小区,邱天培随机打开一个水表箱。记者看到,除了供水部门包裹的保温材料外,水管上还缠着棉花、旧衣服。“都是居民们自己弄的,有了这些,遇到结冰天气就不会再措手不及了。”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经过2016年寒潮的“考验”,申城早已做足功课,“冻手哥”们的手少“挨冻”,这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提前部署和市民的主动配合。“这次寒潮天我们就不怕了!”邱师傅的底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自信。
新民晚报新民网 萧君玮 徐鸣慧 董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