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杨丽萍将携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献演沪上
~~~杨丽萍将携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献演沪上
~~~杨丽萍将携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献演沪上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大山 面向大海
杨丽萍将携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献演沪上
朱渊
■ 杨丽萍昨在上海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为“食材”,以原生态歌舞、非遗元素为“佐料”,用“东方新美学”的艺术视角加以“烹调”……杨丽萍的作品总在不断尝试,将地方的历史根脉、人文风情和艺术的现代审美相结合。

  继《云南映象》《黄山映象》之后,杨丽萍第三部“映象”系列作品将目光从大山转向大海,聚焦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挖掘福建历史悠久的海岛文化,由其担任总导演的海洋题材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将于9月1日至9月3日在上海舞蹈中心上演。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而平潭位于“扼海上三山之目”的险要地理位置,不但成为南岛语族的寻根之地,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先民,也在向海而生的长期劳作中,积淀了既具有海洋特色,又沿袭民族传统的海岛文化。

  《平潭映象》以福建海洋文化和秀丽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由一条隐形故事线贯穿古今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脉络,融合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海防以及史前文化壳丘头遗址的文化元素与南岛语族图腾文,穿插了鼓乐、南岛语族文化、闽腔、地方古乐、舞龙舞狮等福建地域特色民俗元素。

  延续杨丽萍作品一贯的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全剧光服装就有200套,浓郁色彩、精良细节,刺绣串珠、蜡染印花等均在舞台上有所体现。“每粒珠子的摆放,都是我与缝制师傅沟通后的结果。”服装设计崔晓东说,“《平潭映象》要展现的是海岛民俗文化,所以,服装造型肯定要体现海洋的特质,每一件衣服不仅要有流行元素,而且要有地域特点与特质。”

  剧中还有一艘气势恢宏、高达6米的巨型王船,这在舞台剧的历史上很罕见,也将让观众震惊无比。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民俗展现亦打破常规,大型群舞与投影相结合,演绎原生态海岛生活场景,让传统文化以时尚面貌呈现。

  从大山到大海,杨丽萍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对“非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从未停止过。“这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传统文化的魂。”在她看来,根植民俗文化来进行现代审美创造,并非“肩担传承重任”,而是融于血脉中的本能,“就像人类不断繁衍一样,文化也是在代代传承中繁衍和发展的,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本性使然。”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话题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3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伏尔加之波
   第A19版:伏尔加之波
   第A20版:伏尔加之波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新民旅游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走出大山 面向大海
上海人的“音乐客厅”交关好
“十二生肖”演绎中国故事
美国版文娱/文体新闻A16走出大山 面向大海 2018-07-10 2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