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黄埔医药,一家注册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企业,其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发现了这一新药。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日前全文刊发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共同牵头研发的口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III期关键性临床研究(即FRESCO)的完整研究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呋喹替尼显示出了对结直肠癌作用强、毒性低、耐受性好的优势。李进介绍,试验所得结果是目前国际上此领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延长期数据。
目前,此项临床研究获得了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等支持。和记黄埔医药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呋喹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新药上市申请,呋喹替尼的上市申请因“具有明显临床价值”被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一直以来,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就如“芯片”技术一样,一直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目前,国内抗癌新药数量和效果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而作为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呋喹替尼从立项到目前的上市冲刺阶段,整个研究团队走过了12年的研发历程,期待呋喹替尼的后期上市能带动抗癌新药的创制体系建立,加速国内医药企业从抗癌药物的仿制向创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