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鼾症危害大
引起宝宝打鼾或睡眠张口呼吸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宏鸣介绍,家长对扁桃体比较熟悉,腺样体就有些陌生了。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接处,正常生理情况下,2-6岁腺样体发育为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某些情况下,肿大的腺样体使呼吸道产生梗阻,气流出入不畅,引起打呼噜。
徐宏鸣指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引起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睡眠质量下降,生长激素的释放减少,影响生长发育;还可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落后,这是由于打鼾的孩子在睡眠中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一些反复的渗出性中耳炎也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长期张口呼吸,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面容,形成所谓的“腺样体面容”,如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可出现龅牙、牙列不齐、嘴唇上翘。
先采取保守治疗
带孩子就诊的家长,问最多的就是“要不要开刀”,事实上,是否要开刀取决于孩子的病情程度,一味地保守治疗和盲目地“一切了之”都是不可取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丁敬远认为,一般情况下,可先试试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再考虑手术。在中医理论中,咽喉部是少阳经循行的部位。病邪的反复入侵,少阳经的气机升降出入不利,致使痰湿滞留,时间久了就形成痰核。痰核堵塞会进一步影响气的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受阻就产生了打呼噜,打呼噜进一步加剧气的升降出入异常,长期反复便形成了恶性循环。气的纳入不够,自然而然就会气虚,宝宝神疲乏力;气血互生,气虚自然就会导致血虚,宝宝就会面色无光泽,精血互生,宝宝精血不足,记忆力低下,反应也就迟钝了。
临床上采取疏利少阳气机,补益气血,温化痰饮等方法治疗宝宝打呼噜。很多宝宝用药两周,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用药无效尽快手术
一般情况下,如保守治疗无效、造成面容改变,或引起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反复发作时,应尽早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
有家长担心切除腺样体、扁桃体会造成大出血,徐宏鸣表示,目前医院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比传统的剥离手术创伤面积小、痛苦轻,几乎不出血,手术只需要约20分钟。
也有家长担心切除腺样体、扁桃体这一免疫器官后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徐宏鸣指出,手术可以让孩子尽快摆脱不适症状,以免影响生长发育。大量研究表明,3岁以后切除腺样体、扁桃体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影响微乎其微。当家长发现孩子长期鼻塞、流鼻涕,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时,要考虑可能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尽快带孩子咨询医生。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