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在虹口结婚
1930年4月,忙完成立“左联”之事后,夏衍与蔡淑馨结婚。夏衍在虹口居住多年,但对他很熟悉的亲友都以为他只是一位有学问的翻译家和教授,却不知他在上海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结婚后,夏衍搬到了虹口唐山路业广里42号,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楼房内。
唐山路位于虹口东南部,曾名塘山路、洞庭路,1946年才改成现在的路名。业广里建于1929年,弄内有二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样式楼房127幢。这127幢房屋分为7排,通过一条总弄又分成6条支弄。夏衍居住的42号靠总弄的西侧,房屋前后支弄又有边门直通舟山路。据说夏衍选择居住此地,是从地下工作的要求来考虑的。因为夏衍二姐家就在他家隔壁,两家二楼亭子间之间的板壁是活动的,如果有情况,夏衍可以随时进入二姐家再通过支弄转移。夏衍在虹口从事地下工作前后十多年,从没出过问题。
可查故居有三处
1945年到1950年,夏衍曾在位于南京西路1081弄内的重华小区59号居住过。重华小区建于1937年,是上海历史较早、保存较好的公寓,曾经叫重华新村,现在仍是居民区。公寓共有三层,夏衍及其家人曾住过的是59号底楼,朝南为前门,朝北为后门。据夏衍孙女沈芸回忆,1949年5月,夏衍回沪参加接管工作,当他身穿黄军装、腰里别着手枪走进重华小区时,连夏衍的儿子都吓了一跳,自此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1950年8月,出于工作需要,夏衍携家人搬到乌鲁木齐南路。如今已挂牌的夏衍故居位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花园住宅2号楼,建于1932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英国式风格。夏衍于1950年至1955年在此居住,之后他离沪赴京去文化部工作。如今故居在整修布置,预计不久后将对外开放。据沈芸介绍,夏衍在上海时因地下工作的需要,曾多次搬家,但有明确线索可查到的故居只有这3处。
本报记者 沈琦华 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