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规模稳步增长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开通,两年来深港通成交额稳步增长。据深交所昨天发布的数据,两年来深港通总成交额累计4.15万亿元,其中深股通成交额累计2.87万亿元,港股通成交额累计1.28万亿元。
深股通在北向交易中的占比由开通首月的26.05%增长至最近一个月的44.65%。深港通开通两年来,持续保持跨境资金净流入态势。截至12月5日,深股通累计净买入2668.37亿元,港股通累计净买入1565.39亿元,累计跨境资金净流入1102.98亿元。
从深股通的资金分布来看,国际投资者偏好深市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截至12月5日,深股通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10%的5只标的中,4只均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
明年外资入市额更多
沪港通、深港通先后开通后,国际投资者进入A股的资金不断增长。将沪股通、深股通合并来看,这几年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6429.15亿元,持仓总值为7201.94亿元。
明年外资进入A股的资金还会进一步增长,因为明年A股“入摩”比例有望大幅提升,同时A股还将“入富”。目前,多家券商对明年A股的外资增量资金规模测算为3000亿元至4000亿元。如国盛证券预计,若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和MSCI纳入因子的提升能够如期落地,则2019年外资增量在3700亿元左右。兴业证券预计,明年外资增量规模有望在570亿美元。瑞银证券也预计明年将有57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A股。
老外调研中国公司
随着外资进入A股比例提高,出现一些金发碧眼的外资机构研究员去A股公司调研的新景观。
今年11月以来,一些知名外资机构纷纷对A股公司进行调研,这些外资机构调研的对象也比较多元化。如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11月先后调研了金风科技、迈瑞医疗、埃斯顿这三家公司,贝莱德资管于11月20日调研了石基信息。
其他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如富兰克林邓普顿和富达投资11月以来同样调研了多家A股公司,其中富兰克林邓普顿调研了紫光股份、华东医药、迪安诊断,富达投资先后调研了金风科技、埃斯顿、欣旺达、温氏股份。
高盛调研了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摩根士丹利在11月内先后调研了万达电影、洋河股份、华宇软件、合力泰。
日本的几家大投行加入了跑调研的行列。如野村证券11月以来调研了得润电子、尚品宅配、新宙邦、利亚德、深南电路等中小规模的A股公司。日本瑞穗证券今年11月下旬调研了一家中小板公司维信诺。
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外资机构近期也频频造访A股公司。如新加坡淡马锡11月中旬以来分别调研了华宇软件、爱尔眼科、华东医药。阿布扎比投资局11月中旬调研了利亚德、广发证券。
也许,明年我们在更多A股公司股东名单中,会发现更多的外资机构入驻。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