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公租房的家门口就有这样一个温馨的空间,活动又那么丰富,邻里邻居可以在这里结识,以后我们就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啦。”近日,白领赵女士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徐汇区漕河泾街道馨逸社区“馨空间”的“健颐小厨膳食烹饪”活动,她和好几个邻居互加了微信,大家“拉”进了同一个朋友圈。
新上海人租户居多
记者在位于馨逸公寓的社区党建服务空间“馨空间”看到,里面有创想社、读书岛、艺术湾、趣味小屋、公益坊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浅色调的装修风格,独特又温馨。据了解,漕河泾街道辖区内有馨逸公寓、田东佳苑等不少公共租赁房,它的社区管理与居民小区管理有明显不同,公租房没有居委会、也无法成立业委会,公租房小区的管理成为社区治理的热点难点之一。为探索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公租房的社区治理,漕河泾街道党工委结合大调研,以馨逸公寓为样本,对公寓基本情况及租户意见需求等作了全面调研。
馨逸公寓公租房目前有租户1495户,等二期入住后,总户数将达2222户。调研发现,租户主要为80后,学历较高,党员占比高,且公租房的居民以新上海人为主,不少“沪漂”的老人住在这里带第三代,三代同堂的家庭占了三分之一。加上公租房最长租房期限为6年,造成小区租户流动性强,租户们对社区服务的知晓度、参与度都偏低,对物业的满意度也较低,但是他们对民生服务型项目需求较大。租户常常会有困惑:社区有什么活动?有需求通过什么渠道向哪里反映?
服务空间老少皆宜
漕河泾街道在馨逸公寓探索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公租房社区治理与发展的新举措,“馨空间”应运而生。街道成立了绿谷新空间党建共治联席会议,形成社区整体治理和发展合力。作为服务空间的“馨空间”,可以为周边的党员群众提供各类党建资源、便民服务、志愿者招募、亲子空间等服务。
在“馨空间”,任何年龄的人群都能在此找到兴趣所在。记者在现场看到,汇智厅里,两新组织和社区的党员正聆听上师大美院老师讲授“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创想社内,社区单位上海环境工程设计院专家的“垃圾去哪了”环保体验活动告诉大家垃圾是怎么分类的;馨逸客厅里,社区单位李锦记公司的大厨在上“健颐小厨膳食烹饪课”;孩子们则在读书岛里读绘本,尽情撒欢……到了周末,这里还会有很多亲子活动,还有教新上海人学沪语等。
居民成为“逸”家人
“馨空间”探索“空间服务+党建活动+治理创新”相结合的模式,目前已开设了社区党校分校、代表接待、便民服务、志愿者招募、公益市集、小小创客嘉年华、宝贝艺术节、“领读者”俱乐部等。
漕河泾街道副主任李璎说:“我们设计适合公租房居民的活动,增强租户们的社区归属感,让他们从情感上认同社区、反哺社区。”同时,“馨空间”还将服务辐射和整合周边的各类型集聚区。李璎告诉记者,“通过社区空间的更新带来社区关系的变化,让社区居民从‘参加’走向‘参与’,激发邻里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公租房小区治理模式,真正让公租房里的租客们成为‘馨空间’里的‘逸’家人。”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