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歌一场,惜千年
何 菲

  何 菲

  我以前真是不要听朗诵的人,尤其是作为大型文艺晚会节目之一的朗诵,一味的铿锵洪亮并不能让人有共情,反而有种正经拧巴的油腻。

  《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带来了朗读清流。当然朗读不等于朗诵,朗读重在以义喻人,朗诵则是把重要之处凸显,将情感效果放大。因缘际会,这两年的中秋节我都在朗诵会中度过。去年朱烁渊老师策划制作的“行板如歌·秋思“朗诵音乐会余音绕梁,今年玉佛寺诗词雅集暗香涌动。碧潭秋月,玉露法华,行板带来情感,如歌抚慰流年,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而在饱满与分寸。

  唐诗宋词写月的起点,被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拉得太高了。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一孤独就找月亮聊天,它值得所有的倾诉。当然我相信作为写作者,作为朗诵者,其情感须比常人浓烈数倍才能回馈给读者与观众,而浓郁情感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自然有情,而非矫情做作。

  今年烁渊老师总策划的”秋一场,惜千年”朗诵音乐照例在金秋,在东方艺术中心,照例有濮存昕、刘家祯和胡乐民,撑起整个场子的还有童自荣、姚锡娟、张欢、丁建华等用声音讲故事的老戏骨。选材考究,古今中外名家名作,衔接得体,钢琴评弹琵琶的穿插调性合宜。简约灵动的灯光舞美,一个人,一篇作品,一架琴,专注的观众,构成演出主体,那是一种无法描述的气场和氛围,也是一种仪式感,有风物之美、情致之美、哲思之美与回味之美。

  从“行板如歌“到“秋一场,惜千年”,我发现烁渊出品的朗诵会,不仅是对作品进行二次塑造二次演绎,展示其丰富立体的一面,更赋予这份丰富以纯粹和统一的气质,让人满足、完整,让人泅回时光,重新理解和爱上那些诗和文,达到某种皓月之恒,那真是一种十分高级的撩。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带有强烈颤音的朗诵让我感觉胡乐民的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李白喝嗨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我在场,我也胸中激荡。优秀的朗诵者会对文中情境和心境立体化还原,若能加入自身对人性人情充沛的体察与悲悯,那就达到了另一种境界的朗诵:作为理解、交流的发声。他们一定会呈现出三种状态:我就是,我就在,我认为。

  一场两个多小时的朗诵会,没有交响乐、群舞和舞台剧的宏大背景叙述,没有主持人,没有戏剧性的调度和其他载体辅助,这无疑是主创的冒险设计,不仅要求朗读者与作品自身的魅力,也考验着世界文化之都、演艺之都上海城市大众的鉴赏力与美学趣味,或许不问前路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骑士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社会/新民健康
四姑——你能告诉我吗?
如歌一场,惜千年
看云
蟹可吃以后
古官道的筑造、养护
白桦树之秋 (水彩画)
美国版夜光杯A19如歌一场,惜千年 2018-12-20 2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