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处处煮茶藤一枝
欧阳田军
  欧阳田军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绝妙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这是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题落星寺》一诗,最为脍炙人口,也为当今书家常书练笔。作为诗词爱好者,读过黄庭坚的诗词,但用心背下这首《题落星寺》的诗,还得缘于沪上书法名家刘小晴老师的授课。那是一次书法课之余,刘老师自掏腰包,购来新纸,纸分赠每位学生。他笑说,试新纸实乃人生一大乐趣,并当众背临黄庭坚《题落星寺》一诗。只见笔走龙蛇、刚健柔美,力透纸背、字字有力,撇捺纵横、等闲挥就。刘老师深谙欧阳询《九成宫》的妙谛,所写之字上窥魏晋、下探宋明,不掠新奇、但求平正,真有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学生们大开眼界,心为叹服。结合刘老师面对人生困境和挫折而坚持练习书法的众多励志故事,有感而发,课后写了一首拙律《著玉章》,献给老师,得到老师的鼓励。

  小楷观来气势狂,笔头再现九宫光。

  沉吟世事难来克,点检浮生苦中尝。

  劲节虚心修意志,求真务实品芬芳。

  古稀岁月不言老,书法勤耕著玉章。

  刘老师喜欢《题落星寺》这首诗,不仅是因为作为书法家和文学家的惺惺相惜,还因为这首诗代表刘老师对待生活的态度。刘老师号“一瓢”,取之佛经里“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警醒人们“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都是身外之物呀!一个书法家的真正价值就是你要把字写好”。这也是刘老师对待物质和名利的超然态度。讲课妙言佳句信手拈来,至今言犹在耳:“名不要求虚名,要求实名,一个搞艺术的人要求后名,不要求时名。”“人的生命有限,若能在一点上有所突破,能和古人抗衡,达到眇微的境界,就真的成功了”。

  我想起《庄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想以“鹪枝”结句,写一诗记录刘老师给学生们试新纸泼墨表志向的场景。明朝袁宏道在《善哉行》写道:“读书不成,学仙寡效。鼷腹鹪枝,从吾所好。”清朝金农有诗句:“古调泠泠造眇微,玉池清水自生肥。”刘老师从艺书法60多年,天天笔耕不辍,毫发生死、纤微向背,总能静下心来,伏下身段,多写多练,甚至出差出国照样坚持书写,真实地再现了天道酬勤、厚积薄发的道理。想到此,又琢磨一首小律《试新纸》,献给同学们心中的好老师——刘小晴。

  法书六秩意离离,始教今人称老师。

  一字欠工毫发死,几番细酌眇微驰。

  铺毡试笔思童梦,濡墨挥襟习古诗。

  拈得涪翁奇妙韵,煮茶藤细为鹪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社会/新民健康
夕阳无限好,句号
写给海高路
相映成趣
处处煮茶藤一枝
总理修改新闻稿
退群也是一种明智
自己组织户外活动
美国版夜光杯A20处处煮茶藤一枝 2018-12-20 2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