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北外滩的59街坊,在2012年3月首轮居民意愿征询通过率为96.5%,当年9月开始二轮征收签约,没想到年底的签约率仅60.3%,在已签约居民的要求下,两次延长签约期,但最后签约率仍“止步”于76.03%。因达不到85%的签约生效比例,地块旧改征收被按下“暂停键”。
唐仁俊是六年前就签字同意的居民,在老宅里住了30多年的老唐早就盼着搬家,“一家三口蜗居在13平方米的阁楼里,没有抽水马桶,没地方洗澡。每到刮风下雨心里就忐忑,为啥?暴雨天家家要进水,晚上睡觉也不安宁。”当年签字的居民从未停止“重启”征收的念头,不断到街道、区政府呼吁。
随着北外滩街道另外25个旧改地块顺利推进,暂停的59街坊旧改也牵挂着在街道和区政府心中,各级政府多次走访,了解居民诉求。今年,虹口区决定重启59街坊征收工作。10月,首轮意愿征询通过率达97.33%,如今二轮征询也过了85%的“底线”。
其实,在区政府“激活”征收前,就有当初签约的居民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做邻居工作。
唐仁俊组织微信群,群里都是邻居,有居民不懂政策,不理解,在群里发牢骚,老唐耐心讲解,还贴点相关政策,用事实告诉大家,征收政策透明公正,走得越晚越吃亏,“大家别像六年前那样下成‘死棋’了!”因为信息量大,老唐的手机容量太小,老是卡壳,平时节省的老唐狠狠心买了个大容量的苹果手机,他还开了微信公众号,有空就倒腾文章:“三砖是啥”“59街坊加油”……
配合唐仁俊的“线上”活动,张鸿珍的“线下”行动也很精彩。同为当年签约的居民,张鸿珍在重启征收后每天和十多位“志同道合”的邻居一起,不怕碰钉子,不惧当面讥讽,一次次上门做宣传。有些居民已搬出去,且又是人户分离,她就一个个电话通知他们带着户口本等资料复印登记,进行首轮签字。张鸿珍说,好多志愿者的手机打得发烫,甚至打到欠费。
为寻找一位夏女士,张鸿珍和志愿者们发动20多名同学、同事、亲戚,还有朋友的朋友找线索,终于在香山路找到她的丈夫,当夏女士得知59号地块要旧改,连连说:“真的要谢谢志愿者们!”张阿姨说,现在的政策公平、公正、公开。一些曾对旧改有误会甚至反对的居民被张鸿珍说动,反过来成为志愿者。10月12日首轮征询签字开始后,志愿者每天准时到旧改办公室,耐心说服观望的居民,一天八小时,站得腰酸背痛,说得嗓子失声,每天早来晚走,无人打退堂鼓。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