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鸟儿翩翩来沪过冬
沈敏岚 李铭珅 薄顺奇
游 隼
疣鼻天鹅
普通鸬鹚
夜 鹭
  本报记者 沈敏岚

  冬季,正是鸟儿迁徙的季节,也是上海看到鸟最多的季节。如果你是早起的上班族,冬季清晨唤醒你的依次是乌鸫、珠颈斑鸠、白头鹎,而更多的鸟儿生活在上海的海边。农历冬月十四,高潮位,此时鸟儿离海边堤坝最近,最有利于观鸟。为赶在潮汛到来之前观鸟,本报记者清晨出发,随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的专业鸟类监测调查队赴崇明横沙东滩——在这个一望无际的鸟儿乐园里,我们拍摄到疣鼻天鹅幼鸟,这是第一次有影像的确切野外记录,见到了在芦苇荡里求偶的罗纹鸭,成群飞舞的骨顶鸡,昂首挺立的苍鹭、白鹭。整整一天时间,观察记录到48种鸟,共计15109只。

  横沙东滩是上海15个水鸟同步监测点之一,每个监测点,每年要同步监测16次,这些数据汇总起来就是上海水鸟“大数据库”和上海生态环境的动态图。

  观鸟数鸟 眼明手快练就过人技能

  在大多数上海市民眼里,小一些的鸟都叫麻雀,大一些的都叫野鸽子,水里游的都叫野鸭,白色的都是白鹭,深色的都是灰鹭,能认识灰喜鹊、白头鹎、珠颈斑鸠、黑水鸡、震旦鸦雀等上海最常见鸟的,一定能赢来赞叹的目光。站在堤坝上,在我们眼里“满眼都是鸟”,而在专业鸟类监测人员眼中,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鸟。“像今天的阴雨天,以天空为背景,大多数鸟看上去都是黑色的,但以水面为背景,可以分辨出不同颜色,然后再看大小,看姿态,比如翅膀扇动的频率,就可以大致识别出鸟的种类,”专心致志观察记录着的野保站工作人员薄顺奇说,“专业人员训练两三年,基本就可以练就识鸟好技能”。更细致的观察,则是要用到高倍率的望远镜,不仅鸟的种类看得清清楚楚,鸟的行为也尽收眼底,这时,鸟类观察人员会把手机镜头对准单筒望远镜,就可以拍下鸟儿活动的各种场景。

  上海的鸟儿数量是如何统计出来的?这一直是读者关注的问题。一大群鸟飞过,如何计算数量?“各种鸟都有自己喜欢的生境,像横沙东滩,芦苇荡里是水鸟的天地,光滩上则是鸻鹬类鸟儿的最爱,“我们先根据鸟儿的类别,把横沙东滩分成几十个观察区域进行记录,比如,在这片水域,有大群夜鹭,它们飞起时,把这片天空当作取景屏幕,分成九宫格或其它格数,数各个格内的鸟的数量,再一一相加,就是这群鸟的总数。”薄顺奇说,“鸟类监测工作者,眼明手快是必须的技能”。

  野保站已经开发出专门用于鸟类监测记录的专用软件,从列表中选择鸟的名称,记下鸟的数量,经纬度位置信息自动显示,就完成了一个监测记录,同时,工作人员还会手动记录一份。在现场,工作人员互相配合,一人通过望远镜观察,同时打手势比划着数字,一人快速记录,类似影视剧里特警队员之间互相以手势传递信息。

  趣闻多多 天人合一营造自然意境

  跟着专业团队监测调查鸟类资源,要在寒风中长时间守候,虽艰苦但一路趣闻不断、欢乐多多,与鸟儿为伴,环境是那么的宁静怡人,鸟儿优美的姿态、悠闲的生活,深深地打动着都市人,营造着天人合一的自然意境。“现在爱鸟懂鸟的市民越来越多,我们也建起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上海鸟类资源监测”,野保站副站长涂荣秀说,“上海有15个水鸟同步监测点,每年监测16次,不少区域的工作就是由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完成的”。

  “快来看,罗纹鸭在求偶了。”正在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的薄顺奇兴奋的声音,吸引了大家纷纷围拢过来。现在正是野鸭繁殖季节,在连接着望远镜的手机屏幕上,我们看到了好几只雄性罗纹鸭围着一只雌性鸭,展示着自己的雄性强壮,“到了谈情说爱的季节,雄性罗纹鸭的饰羽已长出来,漂亮的绿色,就像欧洲贵族的帽饰”,涂荣秀说,“这是雄性吸引雌性的‘资本’”,在镜头中,我们看到雄性罗纹鸭频频作出昂头等求偶动作,雌性罗纹鸭则有点爱答不理,似乎对求爱者都不满意,我们也祈祷“眼界过高”的雌鸭早点找到伴侣,别挑花眼成“剩鸭”。不远处,赤膀鸭也在谈情说爱,不少已找到意中“鸭”,双双对对水中嬉戏。

  鸟儿的趣闻还有很多,苍鹭、夜鹭等鹭鸟爱站立在芦苇秆上,长时间一动不动,远看像在练站桩功夫,在北方不少地方,它们有了“老等”的外号;棕背伯劳的过眼纹如同戴着黑色眼罩,爱鸟人喜欢叫它“佐罗”,真的很形象,也让观鸟“小白”一下子就认识了棕背伯劳;大多数市民只知道白鹭有着洁白的羽毛,其实它们细长的脚是黑色的,脚趾是黄色的,“黑丝袜,黄靴子”配上“白色连衣裙”,白鹭可谓鸟中“衣品担当”。

  生境改善 濒危鸟儿频频作客上海

  随着上海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海边滩涂保护加强,鸟儿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濒危鸟频频作客上海,还有不少候鸟动起了在上海“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念头。网友“厚德载物”今冬在横沙岛附近观察并拍到一只疣鼻天鹅幼鸟,是上海第一次有影像的确切野外记录,专家估计这是只掉队落单的“小不点”,留在了横沙“鸟乐园”。在此次监测调查中,工作人员很幸运地在横沙东滩再次拍到了可爱的疣鼻天鹅宝宝。

  黑嘴鸥是全球性易危鸟,种群数量稀少,是上海的匆匆过客,从未有过在上海“生儿育女”的记录,今年,在崇明东滩观察到了筑窝的黑嘴鸥,并且孵出了雏鸟。今冬,更让人欣喜的是,一大群东方白鹳来上海作客了,野保站副站长袁晓记录到了这群东方白鹳,总数达到了20只,是上海鸟类有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野生东方白鹳。袁晓告诉记者,东方白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级物种,世界种群估计成体少于2500只,并且仍呈现下降趋势,堪称“空中大熊猫”。东方白鹳成群结队来上海过冬,正是上海生境改善的又一例证。

  崇明鸟类资源调查

  时间:2011年至2018年 地点:崇明三岛 

  共记录到

  水鸟139种1880439只次

  国家一级保护物种5种2037只次

  极危物种2种14只次

  濒危物种5种27152只次

  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共23种,分别为

  罗纹鸭 白头鹤 黑尾塍鹬 白腰杓鹬 中杓鹬

  翘嘴鹬 黑腹滨鹬 红颈滨鹬 阔嘴鹬 环颈鸻

  蒙古沙鸻 铁嘴沙鸻 黑嘴鸥 黑脸琵鹭 普通鸬鹚

  蛎鹬 翘鼻麻鸭 黄脚银鸥 鹤鹬 长趾滨鹬 

  金眶鸻 普通燕鸥 尖尾滨鹬

  本版摄影 李铭珅 薄顺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题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国际艺术杂志
   第A1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新民旅游
   第A20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鸟儿翩翩来沪过冬
美国版要闻A04鸟儿翩翩来沪过冬 2018-12-25 2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