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制比标准更重要
  去年以来,本市因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调价而引起的风波不断发生。 

  上海现行的住宅物业服务分等收费标准是2005年由市物价局和市房地局制定的,时隔多年,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物价水平。一些低档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因入不敷出而抛盘的新闻不断见诸于报端。一批业委会主任去年曾联名向政府主管部门呼吁,要求修订05版的物业服务分等收费标准,以利于做业主工作。据说政府很重视,新标准已进入征询意见阶段。 

  不过通过修订收费标准来解决物业费调价的矛盾,未必是良策。一来远水解不了近渴,调研、制定、听证、批准……这个标准等到走完全部程序出台,恐怕又会滞后于现实。想当年05版的分等收费管理办法据说从酝酿到出笼差不多也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说是05版,其实参照的是2003年的物价水平。事实上,很多小区在实施时早已超过了这个标准。所以我想,与其修订收费标准,不如制订一种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即符合物价水平的调整机制。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完全可以根据服务要求和物价水平,和物业公司协商沟通。政府出台的标准,充其量也仅供参考。 

  其实,绝大部分老百姓并不会无视物价的上涨。姑且不论水电煤油提价,即便家里保姆或钟点工要求涨工资,东家也只能乖乖掏钱。那么为何唯独对入住十多年几乎没动过的物业服务费的调整耿耿于怀呢?我想主要还是因为物业服务不到位,收支账目不透明,提价依据不公开。实践证明,如果不能让业主明明白白消费,提价一定不会顺利。即便强行提价,执行中也会纠纷不断。所以,调价机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调价程序,比如物业公司必须公开账目,调价幅度必须经过论证,调价决定必须经过业主大会……这些程序的缺失,才是当下物业费调价风波频频的根本原因。而一些成功提高物业费的小区,莫不是走好了这些程序。 

  中国的老百姓大多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的物业企业不把他们当冤大头,相信物业费调价的矛盾并非不可化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业主周刊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第09版:业主周刊
   第10版:业主周刊
   第11版:汽车社区
   第12版:汽车社区
   第13版:汽车社区
   第14版:汽车社区
   第15版:汽车社区
   第16版:汽车社区
“一举两得”为何好景不长
停车权摇号更换 无序泊车仍难解
物业提价有名堂 得九成业主支持
业委会下逐客令 及时叫停住改商
老物业入不敷出 突然撤离谁之过
开临时业主大会 要附产证复印件
机制比标准更重要
报头
社区版一版要闻01机制比标准更重要 2012-04-18 2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