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百宝箱/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莎翁,你了解多少?
岑旭
  岑旭 (上海建桥学院)整理

  莎翁其人

  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23日,卒于同月同日的1616年。每年4月23日,英国人民都会举行纪念活动,而且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莎士比亚戏剧节”。

  在莎士比亚去世大约150年后,人们开始怀疑莎士比亚是否真的存在过,或者那些剧本是否真的是这个叫莎士比亚的人写的,因为关于他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有人认为那些剧本其实是他同时代的马洛写的,有人认为是他的朋友本·琼生写的,甚至有人认为是伊丽莎白女王写的,因为当时戏剧上不得台面,女王就造了个笔名出来。第一本关于莎士比亚的传记是18世纪一个名为尼古拉斯·罗的人写就的,其中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只有11条,但现在关于莎士比亚的传记已经蔚为大观,莎士比亚总是在不断被言说。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思想家、作家、戏剧家及诗人,是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华人世界怀着对莎士比亚的欣赏和崇敬之情,尊称为莎翁。因为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高,而“翁”又是对男性年长者的尊称,就像我们称孔丘为孔子是一样的。

  写遍人间的悲喜剧

  仲夏夜的仙子布下快乐的魔障;威尼斯商人的圈套套住了自己;温莎的娘儿们风情万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无尽的话题。丹麦王子忽然生死两难;黑帅错杀了美丽的爱妻;年迈的国王瓜分了疆土;女巫的狂舞预言了英雄的结局。多少人间悲喜、山河变易,融汇在莎翁的笔下,闪射着永久的魅力。

  莎翁的四大悲剧为《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其中《哈姆雷特》堪称世界最佳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也成了最复杂的文学典型之一。其他悲剧还有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雅典的泰门》等。

  四大喜剧为《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及《第十二夜》。其他的喜剧有《终成眷属》、《无事生非》、《莎的风流娘们》等。

  在莎士比亚的早期创作中,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出色地反映了英国社会五光十色的画面。《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个性解放的思想。同期的《威尼斯商人》则尖锐地讽刺了高利贷商人极端利己的本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晚年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转向悲喜剧及传奇剧的创作,其晚期主要作品为《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

  自创1700多个单词

  “爱让人变乖,突然间开始温柔了起来;爱让人变坏,懂得了什么时候该耍赖”,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赋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隔了四个世纪,还能那么鲜明而深刻地映照在我们时代上,与我们对话。

  莎士比亚是位语言大师,自创了1700个英文单词。根据某部词汇索引的统计,莎士比亚一共使用过43566个不同的词。他在剧本中描写了至少200种的植物,130种的动物以及30多种矿物。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是电影的心头好,默片时代对莎剧的改编上演不下400余次,有声电影出现后,据《吉尼斯大全记载》,截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忠于原著的改编不下270次。

  作品记录时代故事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翁的作品固然给我们上了大量的英语课,但其中也不乏历史课及地理课。

  莎翁有十部历史戏,分别是《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约翰王》、《亨利四世》(上下)、《亨利六世》、《亨利八世》。其实,莎士比亚历史题材的戏剧不止这十部,《麦克白》、《李尔王》同样取材于英国历史,而《裘力斯·恺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科里奥兰纳斯》则源于罗马历史。

  在《亨利八世》中,可以管窥作者所处的都铎王朝的时代背景,从《威尼斯商人》中,也可感受中世纪末期城邦共和国的风致。

  莎士比亚极有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英格兰,但他大笔一挥将故事铺向了整个欧洲大陆。《麦克白》、《李尔王》是本土作战,《威尼斯商人》、《暴风雨》、《驯悍记》、《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分别发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帕度亚和维罗纳,《哈姆雷特》则跑到了北欧的丹麦,《仲夏夜之梦》是根植于雅典的故事,而《第十二夜》中的伊利里亚则位于今天欧洲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以威尼斯中心的航海版图扩张到北非、印度群岛和南美大陆,“一艘大商船开往的黎波里,另一艘前往印度群岛,第三艘去墨西哥,第四艘去英国。”这体现出莎剧的欧亚地理以北欧大陆为中心,延伸到印度次大陆和北非大陆。因此,我们可以说,莎剧中的地理空间是一种以欧洲为中心不断辐射向异域边缘的世界。

  19世纪“来到”中国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语言供世界人民品读及表演。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19世纪中叶,莎士比亚的名字随着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了中国。其后,中国思想家严复、梁启超和鲁迅都在译作中提到过他。他的戏剧,最初是通过对兰姆《莎士比亚乐府》的译述,介绍给中国人的。1978年中国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莎士比亚在中国的声望日增,除在高等戏剧院校中开设莎剧课程外,戏剧界、学术界更是开展了对莎剧和国外评著的研究。

  1949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演出了《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等13部莎剧。1983-1985年间中央戏剧学院成立了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也在上海建立。1986年4月几个研究莎剧的单位共同主办了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北京、上海两地共演出了28台莎剧,其中7台是以不同戏曲剧种及话剧的形式出现的。这次活动对于介绍莎士比亚戏剧,提高中国戏剧创作、剧场艺术以及观众欣赏和知识水平,起到了良好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达人秀/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百宝箱/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域外风
   第08版:易精彩/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创业说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爱玩乐
   第12版:天下游/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关于莎翁,你了解多少?
大学生版百宝箱/大学城06关于莎翁,你了解多少? 2015-06-10 2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