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末的一晚,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灯光璀璨,人声鼎沸,巨大的球型Logo(标志)翻滚着,映出夺目的眩光。
2015年度德国红点奖设计概念组大奖(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 2015)颁奖典礼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整场颁奖典礼堪称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盛典,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人才,伴随着动感的电子音乐,盛装走过红毯,登上奖台,接受这份设计界的殊荣。
现场大屏幕上,突然跳出了“ECUST”(华东理工大学的简称)字样——刘淼、李进和马翀,3个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师生组合,手捧着“红点至尊奖”的奖杯和奖状,人生第一次成为全场聚光灯关注的焦点。从2014年底至今,历经10个月努力奋斗、过关斩将,他们从上海梅陇路130号走到新加坡的领奖台,有种恍若梦境的感觉。
师生三人配合默契
刘淼是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老师,李进和马翀则是艺设学院的研究生。三个人的师生组合,偶然中有必然。马翀笑着说:“团队并不是因为比赛才临时组织起来的,而是在长时间的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形成的。”
2012年,刘淼在华东理工大学上的第一节课,教室里就坐着当时还在读本科的李进和马翀。课堂内外的交流和相处后,两个学生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刘淼的注意。“他们的设计感很强,经常能抓住问题的重点。”在两人大三的时候,刘淼就组织他们一起参加比赛,取得了一些成果。
刘淼在团队中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成员,也是老师。在设计过程中,他更多地从成本、附加工艺等方面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李进和马翀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很快,头脑中时常会冒出新奇的想法。设计是一个对思维概念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小组成员间不断交流讨论,相互“对峙”,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对方案反复塑造。“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是一个互补的过程,他们经常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告诉我原来还可以这么走。”对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刘淼赞赏有加。
有一些团队,成员间有详细而具体的分工,他们三个不同,并没有仔细划分各自的设计任务和领域,也都身兼其他任务,更常见的状态是“马翀做到一半,换李进继续”。所幸,他们在长期协作过程中建立起了绝佳的默契与信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长期的团队合作中,默契和情谊弥足珍贵。“大家像好朋友一样,平等交流,相互支持、体谅和鼓励,才能携手并肩,共闯难关。能组成团队,在一起工作,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李进说。
获奖作品关注民生
确定做“Infusion Reminder”(输液提示器)这样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精神的医疗产品,是三人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后的结果。“其实最初有好几个设计方向,包括景观设计或环境设计,但不是我们的强项。经过不断讨论筛选,最终还是决定关注民生,关怀弱势群体,或者说是大家不容易注意到的群体,以此为设计的大方向。弱势群体缺乏足够的关怀,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刘淼解释说,大方向确定之后,接下来是头脑风暴,从理念、概念、造型等多方面着手设计。
“做设计,不是感性地乱想,而是需要理性地分析。”“Infusion Reminder”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三个人对医疗体系中“比较突出问题”的思考。灵感源自生活,调研之后他们发现:很多人都有输液打吊瓶的经历,但因为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经常出现“看护缺失”的情况。有时输液结束了,但患者或家属都没有及时发觉,就会出现回血的现象。还有一些老幼患者行动不便,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细致的社会调研加上对红点奖历年作品的分析,三人最终确立了主题,全身心地投入设计。
针对医疗行业内的尴尬现状,“Infusion Reminder”可以说是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设计。它将条码扫描器和输液提示器两者有机结合。包装生产商将包含瓶体净重信息的条形码印在包装上,医护人员借助提示器的条码扫描功能读取瓶体重量信息后,即可开始为患者输液。提示器通过监测瓶体重量变化来监测输液情况。当药液即将输完,测得重量十分接近瓶体重量时,提示器便会呼叫护士起针或换药,而不打扰患者休息。
“其实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们的设计也是出于对人性的关怀。如果设计得特别酷炫、特别漂亮,却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它就不能算成功。”李进感慨说。
创意源自实际生活
众所周知,创意是设计经久不息的源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创意也无处不在,小到一枚纽扣,大到出行用车,都蕴含着设计师的智慧。“创意对产品至关重要,就连一个小小的晾衣架,每年也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得奖作品,更富人性化,或外观更新颖。”李进坦言,“其实,创意源自实际生活,不是说设计得多么天花乱坠,更重要的是贴近生活,只要突破‘红点’中的‘点’,就是所谓的‘创意’吧。”
刘淼特别推崇“创意需要激情”的概念,“但理性思考才是有激情、有动力创作的源泉”。在参加红点奖比赛的过程中,师生三人先是冷静思考,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虑团队最擅长、最感兴趣的切入点,定下设计大方向,接下来再充分发挥团队的创意。“设计过程中,我们会努力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下头脑风暴,产生丰富的想法。但不能完全被感性支配,一开始就抱头乱窜。只有在理性积累的前提下才可能产生爆炸性发散,没有一个准确的设计方向,是无法做出优秀设计的。”
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与市场的对接能力。为参加本次赛事,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工业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在程建新、陈虹和刘淼等老师的指导下,专门成立了红点竞赛团队。
这是华理艺设学院建院以来第一次捧回工业设计领域的最高荣誉“红点至尊奖”,不仅是对获奖者的鼓励和褒奖,也是对全体师生莫大的肯定与鼓励。
【相关链接】
红点奖
红点设计奖由德国著名设计协会于1955年创立,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列为世界三大顶级设计奖,素有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通过对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传达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以及设计概念(design concept)的竞赛,每年吸引全世界设计界精英参与,表彰他们在汽车、建筑、家用、电子、时尚、生活科学以及医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2015年度红点奖共有来自于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4680件作品参赛。最终,268件作品获得了红点奖,获奖率仅为5.7%。而“红点至尊奖”仅有39件,获奖率不到0.9%,更加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