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儿童节,儿子就早早挑好了玩具,是一辆大型遥控越野车。他每天还旁敲侧击地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买。看着家里到处是儿子的玩具,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哪有这么多玩具啊。不过,我们依然很快乐,因为有好玩的游戏。
女孩子都爱玩抓石子、投沙包、跳皮筋等。在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里头,我是玩得最好的。比如投沙包吧,我平时看着迷迷糊糊的,但一到“战场”,属我反应最快、最灵敏,几乎没被投中过,即使对方很狡猾地声东击西。所以,每次一玩投沙包,大家都争着和我一组。
我最喜欢玩的是抓石子,因为可以一边抓,一边唱歌谣,“这枝,双枝,双枝,枝情,枝情八陆,小道弓,两层,两咧,双两,双两,两杠,两杠果……”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歌是什么意思,它只是从一唱到十,里面穿插着花啊果啊什么的,很有节奏感,配着轻巧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法,感觉特别有意思。
那时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比如沙包、毽子等。沙包容易做,但毽子比较难,难在哪儿呢?主要是漂亮的鸡毛不好找。我一向心气儿高,做什么都追求最好,像毽子,我只做最漂亮的,鸡毛必须是五彩缤纷的。有次我看到一只顶帅的公鸡,它走路气宇轩昂、英姿勃发的,那羽毛特别漂亮,我一下子看中了,就紧跟着它跑,想从它身上拔几根羽毛。谁知那公鸡特别机敏,我扑了几次都没扑着,还把自己弄得鼻青脸肿的。后来,遇上了我的堂哥,我俩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奋战了好久,终于“围剿”成功。我心满意足地拔了羽毛,做了一个最漂亮的毽子。每次踢那个毽子,我就感到非常开心,也总能得第一。
儿时有个玩伴,内向、沉静,她在家也是排老三,我俩挺和得来。我们在一起时,就爱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一直“卟个嘀,卟个嘀,卟个嘀”地说,说得没头没尾,然后咯咯笑一阵,再说,再笑。有人路过,一脸惊讶,好像看到了两个傻子。我们才不理他呢,继续“卟个嘀,卟个嘀”地说和笑。
那时的童年多好啊!天蓝蓝,云白白,底下是一群小孩满街跑、跳、叫,隔一条街都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那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儿童节,倒觉得一年里头的所有节日都属于小孩。不管过什么节,属小孩最高兴,大人们过节,也仿佛是为了孩子。那时做个小孩子真好啊!
我想,到了儿童节这天,我要重新当一回小孩,把那些游戏都再玩一次。当然,也要拉上儿子。或许,再玩一次那时的游戏,我就能找到童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