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大咖秀/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90后十大暖男作家卢思浩——~~~
     
2016年06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十大暖男作家卢思浩——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孙若冰
  孙若冰 (华东政法大学)

  大咖名片

  卢思浩,90后暖男作家。本科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2011年,他出版了首部作品《想太多》,同期在人人网发表作品;2013年出版了他的首部治愈系随笔作品《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2014年出版励志文学《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累计销量已达百万;2015年最新力作《离开前请叫醒我》,依然收获一片赞誉声。通过“互联网+知名活跃指数”,卢思浩入选了重点推荐的10位当红的90后暖男作家。

  他是一名理科生,曾经是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数学和物理的一等奖得主,雅思也考取了高分,看起来,他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的,直到他开始写书……5月19日晚六点半,90后十大暖男作家卢思浩到华政明镜楼300报告厅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在写作过程中的成长故事。

  弃理从文曾遭父母巨大阻力

  他是一名理科生,曾经是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数学和物理的一等奖得主,雅思也考取了高分,看起来他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直到他开始写书。他的第一本书连自己父母也不知道,因为是他自己找的出版社,而且还被骗了,那是一家没有资格出书的出版社,所以第一本书的出版就历经波折。知道他开始从事写作这个行业之后,他的父母都不同意,卢思浩的父亲甚至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父母给他的人生规划是没有写书这一项的,他们觉得写书来维生很不靠谱。没有了父母的支持,让卢思浩的写作生涯雪上加霜。

  父母对他的成绩要求十分严格,并要他自己解决在外留学的生活费。当时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卢思浩,从服务生到厨房帮厨,再到收银员都做过,曾经还被顾客吐了一脸的酒,经常到凌晨四点钟才睡觉。“当时又要边上学边写书,可是写作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东西,不能说每天要完成多少字数的任务,灵感来了才有。可是卢思浩是一个理科生,从小就不爱读书,只爱和实验仪器打交道,让他一下子在坐下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每一个梦想刚开始的时候都很难,想要实现梦想你就要非常努力。在墨尔本天天熬夜,所以我现在还和我高中的时候一样高。”卢思浩如是说到。

  每天尝试一点四年总有收获

  因为父母不支持,卢思浩所有的启动资金都需要自己筹集;因为没有出版社主动帮他出书,所以要寻求和出版社的合作,还要自己拿钱办签售会等等。卢思浩说:“刚开始在北京的时候,我还能住在桔子水晶酒店,后来就只能住在如家,再后来实在没钱就住在青年旅社,三伏天里我还要穿衬衫打领带,穿戴齐整去书店推销我的书,但那时我的书被堆放在书店的角落,无人问津。”

  当发现你的专业跟你的爱好你的梦想不在一个方向上时,你只能拼。“你跟你同学的差距不在于你们的智商,你们之所以有成绩的高低、生活丰富与单调的区别,就在于你们是否会合理运用你们的时间。你们还是大学生,课余时间还是很充足的,除了花点时间谈恋爱之外,希望你留给自己一点时间,你可以看书、听音乐、跳舞、打球、做各种各样你喜欢的事情,大学这四年你就会有收获。你们现在还年轻,有很多事都可以花时间去做,你的梦想也可以花时间去实现,就像你二十岁的时候想玩滑板,那你就去玩,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但是当你老了你想玩滑板,跌倒了付出的代价就很大了。所以,什么是青春?青春就是能让你跌倒了爬起来的东西,它可以包容你的错误,所以不要白白浪费这四年时光,你每天尝试一点,四年,总会有所收获的。”这就是卢思浩第一本书写的比较热血的原因。

  社交网络越发达却越感孤单

  卢思浩在写一部青春电影的剧本,要知道青春电影是一种颇受争议的题材,现在的青春电影很多都是脱离实际的,反观我们的大学生活,实则还是比较艰辛的,我们要刷绩点、要考研、要出国……那些电影里的故事,充满梦想动力的主角光环,现实中大多数是不存在的。想想看,我们从小到大的梦想实际上是在不断修正的,是老师和家长不断地引导我们,我们才逐渐有了坚定的信念。电影也夸大了我们大学的欢乐时光,你可以发现,大学里充实而愉快的日子是虽然有的,但大多数时间我们还是很茫然,不知道要干什么。

  卢思浩接着讲到了《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这本书,“老实说,我们并没有什么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吃穿不愁。每天朋友圈里有着蹦蹦跳跳的几百个人,可是我们仍感到孤独。我们父母的梦想是集体式的理想,而我们这一代的梦想是个人式的,是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会察觉,为什么我的朋友跟我的价值观不一样,微博的舆论倾向跟我不一样?这样还好,但很多时候别人还要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你,给你加标签。所以这个世界是很浮躁的,找到认同感很难,尤其是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我们就会经常感到孤独,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在颠沛流离。”

  长大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告别

  “我的这一整个系列里有三本书,三本书都有我的两个朋友老陈和包子,另外还有我的女主角,今年的四月一号她结婚了。其实当你发现你青春里认真喜欢的那个人结婚了的话,你也不会怎样的,因为你现在也有很好的朋友,以后也会有很好的伴侣,但是还是很难过,就像是青春丢掉了一半。在我看来,她结婚了,就像科比退役了一样,就像火影完结了一样,一瞬间就意识到你自己长大了,而长大了,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告别。”

  告别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开始接触生老病死。卢思浩不喜欢说这个话题,但是又不得不面对。以前,他对死亡没什么概念,小学的时候,同校同学出车祸死了,懵懵懂懂的他没有一丝感觉;前两年,在微博上看到某著名青年因病去世,他虽然很遗憾,但并没有触及心灵;直到去年,卢思浩的奶奶与世长辞。

  “其实我跟我奶奶关系并不是那么亲密,只是每年去给她拜年,放假会去奶奶家玩。但是当看到奶奶一点一点地变老,慢慢地不能说话,其实是很难过的。她去世的时候我还在飞机上,从澳洲飞过来。在葬礼的现场,我仍然很麻木,不是我冷漠,而是我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结束葬礼后,我把车停在长江边上,蹲在车座上,头埋在方向盘里,我哭得很难过,一哭就是五个小时。我一直以为跟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我都忘了,其实并没有,就在那一瞬间,全部涌上心头。奶奶很喜欢听黄梅戏,但我小时候不喜欢听,她一放黄梅戏我就跑出去玩,现在想想,如果能让我听一年的黄梅戏换回我奶奶的一天,我也心甘情愿。”说道这里,卢思浩哽咽了许久。

  告别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去世的是和你年龄相仿的好朋友呢?我们又怎么安慰自己?”卢思浩向在座的所有人提出了一个悲伤的话题。

  他是高子,卢思浩在墨尔本的室友,得了淋巴癌。二零一三年的高子已经康复了,治愈之后的高子生活特别规律,不抽烟,不喝酒,不喝可乐。天有难测风云,就在卢思浩回国的那天,高子打电话告诉他:“思浩,我复发了。”卢思浩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懵了,“我们都知道癌症复发有多可怕,我问他情况怎样,他说:‘百分之八十。’我心想,百分之八十的治愈率真是幸运,但是高子立刻否决了我的想法,‘是百分之八十的死亡率’,高子告诉我。后来我们再见面,我一点都不敢再提有关他复发的这件事,因为当时他的情况真的糟糕极了,他已经骨瘦如柴了。我们和另一个朋友晚上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说:‘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三个人一起在沙发上看电视什么都不干,是这么美好的事情。’他一说完,我就崩溃了,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冲到浴室里失声痛哭。后来他临走时,我去机场送他,他非常郑重地跟我说了再见,而不是‘下次见’,我就意识到,这次再见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了。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我第一本书失败了我没有哭、我当服务生被顾客泼一脸酒我没有哭、我甚至看很多很感人的电影我都不会哭、但是碰上生老病死这样的事我没办法克制自己,只能用眼泪来宣泄我的难过。”

  随着我们的年龄一点一点长大,越来越多的人和事物离我们而去。“为什么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呢?”卢思浩说:“其实这个重逢不是说为了跟谁再次相遇,而是去遇见更好的自己。我希望多年以后你们的相逢都是大大方方地展现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吸引我们喜欢的人,人跟人相互吸引一定是因为两个人有共同点的,为了这种美好的共同点我们要在以后的日子好好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达人秀/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创新客/大学城
   第10版:域外风/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偶像剧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同乡荟/大学城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大学生版大咖秀/大学城06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2016-06-01 2 2016年06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