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健康讲堂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糖控制:高不成低不就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甜蜜杀手”,持续严格地控制血糖是延缓病程、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但如何控“糖”却颇有讲究。

  我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对控“糖”存有误区,把降低血糖作为唯一的治疗目标。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近1/4糖尿病患者曾因低血糖而接受过急救。在接受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60%的患者未定期与自己的主治医生谈论低血糖问题,更有部分患者对低血糖的症状缺乏了解,错误地将高血糖与低血糖联系在一起。其实,低血糖的危害性远高于高血糖,它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至少6个月测一次,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至少一年测一次,肌酐和微量尿白蛋白一年测一次。

  一般来说,血糖水平低于2.8毫摩尔/升,为低血糖,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血糖值低于3.9毫摩尔/升,就已经属于低血糖。发抖、心跳加快、头晕欲睡、焦虑不安、饥饿、出虚汗、视觉模糊、四肢无力、头痛、情绪不稳等是低血糖的典型症状。低血糖是血糖管理中最大的绊脚石,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使之前的降糖治疗前功尽弃。不少糖尿病患者因进食过少、酗酒、过度运动或不适当应用降糖药物等而引发低血糖。而长期、反复地发生低血糖,可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情况,甚至可能会昏迷或突然死亡。

  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大部分医生首选治疗措施是改变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的改变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通过磷酸西格汀片等DPP—4抑制剂有效抑制DPP—4酶,从而避免低血糖等副作用的发生,帮助糖尿病患者精准控制血糖。除此之外,大约50%的低血糖不会出现明显不适而不易被察觉,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自我血糖监测,还应定期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真正做到防患于未来。

  石勇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消费资讯
   第04版:汽车天地
   第05版:人口世界
   第06版:居家布置
   第07版:大手小手
   第08版:人口专版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资讯
   第16版:名人生活
血糖控制:高不成低不就
李光耀神经病变
活得更久 更健康
如何扫“黄”才有效
生物酶洁牙,真美
从佛山弃婴事件看先心病威胁早产儿
家庭周刊健康讲堂12血糖控制:高不成低不就 2011-11-15 2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