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发生在佛山南海红会医院“早产儿当死婴扔厕所”事件惊动全国,婴儿父亲在事发现场用手机拍下的婴儿被弃厕所垃圾桶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佛山南海红会医院作为在妇产医疗方面屡有创新的医疗机构缘何发生如此低级错误?弃下活生生的早产儿于不顾?种种疑云都令人不解。
被弃婴儿静静的躺在育婴室里
而此次事件中,院方因婴儿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膜部缺损而误判患儿死亡也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为此笔者采访了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的李小波主任,李主任从专业的角度讲诉先天性心脏病对早产儿所构成的威胁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膜部缺损的手术标准进行了解读。
据李小波主任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膜部缺损属于常见的先心病范畴,一般缺损在2-3毫米内都会自行愈合的。而佛山弃婴事件中婴儿在转到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后超声检查的结果是室间隔膜部缺口为2.7毫米,数值正好在2-3毫米的“安全距离”内,因此南海红会医院声称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婴儿“夭折”的说法并不充分。
李波小主任称,如果室间隔膜部缺损在4-5毫米,依据不同报道,自行闭合率在30%至70%不等,患儿应进行临床评估和超声评估,若2月后经常肺炎心衰或超声评价肺动脉压超过主动脉压的50%,就应该在一岁内手术,且越早越好。若没有以上情况,一岁以每年复查一次彩超,看是否有愈合的倾向,如将来不能自愈,应在学龄前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室间隔膜部缺损超过了5毫米的,自愈的可能性较小,但是要是没有症状,也可以再等等,要是发育不佳,有感冒、气喘、肺炎、心衰等症状,就要手术治疗了,且应该在一岁内手术。治疗的方案可以封堵,也可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室缺属于简单先心病,目前治疗的技术成熟,治疗及时的话,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截止笔者发稿时,被当成死婴弃于厕所的男婴情况平稳,医生为其做了多项检查,暂时未发现更多异常。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高平明介绍,目前孩子生命体征一切正常。入院两天来,医生一直在给他做不间断的检查,包括心肺、肾功能、脑部等多项内容。但高平明同时表示,目前仍不能断定孩子是否有后遗症。孩子现在服用的是院方提供的美国某品牌早产儿专用奶粉,每天8时、11时、14时各喝一次,有少许溢奶的情况,但医生表示这属于正常现象。
健康小贴士: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分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均可手术根治。卵圆孔未闭可不用手术治疗,轻的室间隔缺损也可自然闭合而不必手术。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可手术根治或减轻病情。
手术的时机应视心脏病的严重程度而定。轻者可以待孩子长大些再手术,重者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使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机会或增加手术的难度,因而应尽早手术。
▲▲房间隔缺损
自然生存率较高,患者寿命几乎都可超过20岁。不手术的患者致死的总人数不超过25%。因为手术的高成功率,有学者认为应和动脉导管未闭一样,诊断明确无论有无症状,均应手术。但多数认为手术仍有一定危险性,认为只有符合以下适应症才可手术:有气急、心悸症状或曾发生心力衰竭,虽无症状,但有右心扩大和肺充血现象;手术不应该受到年龄限制,最好争取早日手术,尽早为最佳;并对老年病例发生症状者,亦应考虑手术治疗,但45岁以上或60岁以上者死亡率高。
▲▲室间隔缺损
不需手术:缺损有自然闭合趋势,自然闭合的机会与年龄呈负相关,自然闭合绝大部分发生在2岁以内(年龄一个月,自然闭合约80%),5岁以上者较少见。小型缺损如无症状,宜密切随访观察至5岁~6岁。进行性闭合缺损、症状逐渐减轻者,也可继续观察到10岁~15岁。
择期手术:缺损的大小,由小到中等,症状轻,无肺动脉高压,而肺血流∶体血流在2∶1左右。在随访中,心脏杂音、心电图和胸片变化不大者,可等到学龄前施行手术;如在观察期间,肺动脉压升高,心脏杂音变短,心尖区舒张期杂音变低或消失者,应尽早提早手术。
早期手术:在大型室间隔缺损婴幼儿,症状重,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结构改变以及肺血管生长受阻等,如在6个月内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一年肺血管改变可恢复,且有心血管长出。而在9个月或更后进行手术的婴幼儿,术后仍有持续性肺血管阻力的升高。目前主张应该在一岁以内手术,且越早越好。
紧急手术:大型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或婴幼儿,分流量大,并发危及生命的顽固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积极内科疗法无效者,应创造条件进行手术,即使在生下3个月内亦应如此。
▲▲法乐氏四联症
未治疗的四联症患者预后差,25%死于1岁以内,40%死于3岁以内,70%死于10岁以内,合并肺动脉闭缩或无肺动脉瓣者有50%死于1岁以内,这就要求在婴儿期施行手术。更多的主张对有症状的婴儿施行一期心内修复手术。如婴儿容易喂养,可在6至8个月体重增加后手术比较安全,如出生后严重缺氧发作或反复心衰,可尽早手术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特别是妊娠不足30周者,动脉导管关闭延迟,改善心功能的同时,试行消炎痛治疗促进导管的闭合。通常一个疗程足以关闭导管,出生后3天内的早产儿治疗效果最佳。
儿童和成人患者远期自然愈后不佳,且有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除症状不明显的幼儿可延期手术外,一般情况下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根据我国目前医疗现状,较理想的手术年龄是1岁以内。下列情况尤须进行手术:早产患婴如有心力衰竭或进行性心脏扩大或伴有呼吸窘迫症,经内科和药物治疗无效,应行抢救手术;足月患婴如有心力衰竭或进行性心脏扩大,可及早手术;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只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即所谓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应予以手术。患细菌性心内膜炎时暂缓手术,给予抗生素治疗,待治疗2~3个月再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