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个月,难度两次增加,新规定也势必将因为驾校涨价,大幅增加学车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担心:补差价会否引纠纷
多家驾校判断,新增4个考试项目后,“小路考”合格率将再下降10%~20%。而今年年初新规实施时,合格率已经由85%下降到了48%。考试合格率下降,培训周期将拉长,预计学员的平均培训周期将接近4个半月。“涨价是肯定的”,一位驾校师傅说,他所在的驾校已要求师傅向已报名的学员补收600元左右的差价。从预期来看,学费将涨至8000到9000元。
◆质疑:上难度真的有用吗
新增的4个项目实用性很强,明显更注重实际驾驶,使学车者能获得更多的路面驾驶经验,以避免很多“新手”拿到驾照后不敢开车,“马路杀手”也会因此减少。这也是政策更改的出发点。
可一些“过来人”却不以为然。驾龄6年多的金先生认为,驾校遵循的是“应试教育”培训模式,考试难度大和小,固然能淘汰一些天赋差的学员,但对于实际上路者来说,并无多少差别。走出驾校,每个驾驶员都要花很长时间,来重新学习掌握一套实用的驾驶经验。就以倒车为例,驾校通常会反复强调参照物,在什么点做什么动作。但在实际驾驶中,这样倒车根本不管用。一些驾校师傅也承认,驾校总希望学员能在最短时间内考出驾照,应试教育也是无奈之举。
◆建议:“纠错”成本勿转嫁
尽管公安部信访办公室此前曾就网友提问作出公开回应,称允许公民直接考驾照。但公安部同时也表示,学车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因此,目前学车想绕开驾校基本不可能。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政府出台政策不应轻率。若之前的政策存在不足,需要短期内修改完善,政府应承担政策“纠错”带来的社会成本,而不是由消费者来承担。
于海教授建议政府部门可通过适当补贴的方式帮助驾校消化成本,已经交钱报名的学车者则不应“补差价”。
毛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