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沃森医生。在2011年的美国智力竞答电视节目《危险边缘》中,他战胜两位实力极强的人类选手,夺得总冠军——他就是那个著名的超级计算机沃森。
鲜为人知的是,那一战结束后不久,风头正劲的沃森就接过了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橄榄枝,在这家全球最好的肿瘤医院当起了助理医生,负责驱动一个名为肿瘤学专家顾问(OEA)的软件。如今,沃森就像躺在口袋里的专家,医生在OEA界面中输入病人信息,几秒钟之内,他就会结合最新研究,为病人量身定制出多种诊疗方案,一行行列出来供医生定夺。
除了抗癌的希望之星,他还是沃森厨师、沃森客服,以及躺在手机里的沃森APP——利用DNA数据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甚至通过心理测试一般的简单问题诊断你的爱犬是否患有糖尿病。
不过,尽管如此“全能”,这位“专家”却从不会自负地告诉医生应该怎么做。医生在界面大纲上录入病人情况,沃森就会严谨地把诊疗意见按可信度大小列出来供医生选择,每种意见后面还会注明出处,并用置信区间坦率地告诉医生自己有多大把握,而且这一切都在30秒内完成。
这个助理医生天赋异禀:30个医生夜以继日做上一个月的研究,他9分钟就能搞定;而沃森15秒吃透的病例,人类医生即使每天看上150份,也要吭哧吭哧地花上一万个星期。
沃森每秒能“读”100万本书(把500个G塞进脑子里就行了),脑容量不断增大,他的“身躯”却越发苗条,已经由几年前的10台冰箱大小,缩减到了如今3个比萨盒的体型。
在匈牙利Bertalan Meskó博士看来,在未来,像沃森一样的认知电脑将像听诊器一样,成为医生诊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想象一下,病人刚一入院,所有关于他疾病的信息就已经调集到位了。医生可以直接为他提供效果最好的诊疗意见。”
在新技术支持下,现行以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终将被改变,取而代之的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范式,病人可以远程就医,并在接受治疗后实时跟进自己的健康状况。
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