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情理与法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轻信微信“抢红包” 银行卡内“钱转掉”
图/TP
  今年春节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红包春节”,借助互联网平台,送红包、抢红包让人们的节日生活又增添了许多欢乐。然而,骗子们也没闲着,利用人们对微信功能不熟悉的弱点进行行骗,使得一些市民轻易地上当受骗。

  好友发来微信“红包”

  一天下午,沈小姐的手机收到一名好友向她发来一个红包微信,当她急忙打开微信,发现链接中注明“开抢500元代金券”。旋即,她点击链接开抢,结果发现竟中了“500元代金券”。此时,她欣喜若狂,自认为好运气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便美滋滋地点击指定网址欲想尽快领取“500元代金券”。可是,对方要求她输入个人的身份证、手机号、微信帐户等信息才能领取“500元代金券”。

  当沈小姐按照对方要求她输入个人的信息后,对方还要求她用手机扫描一个二维码。然而,沈小姐犹豫了一会,转眼一想,这是一名好姐妹发来的红包微信,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用手机扫描了一个二维码。

  微信号被盗刷

  数分钟后,沈小姐的手机收到一条银行的短信称:您尾号1430卡在14时30分进行了一笔转帐,金额2万元。顿时,沈小姐吓出一身冷汗,等到缓过神来后,仔细回忆,近期哪里也没有去过,银行卡也一直放在自己的包内,怎么可能有消费呢?于是,急忙拨打好友的电话,那名好友告诉她,自己的微信号被盗了。此时,沈小姐才如梦初醒,原来都是“抢红包”惹的祸。当即,沈小姐到派出所报案,经对她的手机进行检测,发现扫描的二维码里藏有木马程序。另外,不法分子骗取了沈小姐的的身份证、手机号、微信帐户等信息后,又通过木马程序转发沈小姐的支付短信,结果沈小姐的银行卡就被骗子刷走了2万元。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警方提示,新型诈骗伪装性极强,建议市民遇到陌生短信和网络链接,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有条件的可以在手机里,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遇到不明身份人员要求汇款、转账、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或点击不明链接时,一定要警惕。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加强甄别,不要轻易地轻信,更不要打开陌生人给出的不明链接。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份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阅读时分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轻信微信“抢红包” 银行卡内“钱转掉”
防护栏存瑕疵学生意外受伤致脾脏破裂
为牟私利倒卖公民信息终获刑
停车购物却遭小偷光顾 顾客状告商场要求赔偿
乘客聊天未尽兴,出租到站后拒下车
家庭周刊情理与法04轻信微信“抢红包” 银行卡内“钱转掉” 2015-03-04 2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