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手小手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不是拿来比较的
鲁鹏程
  新春期间,网上热传一则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许多网友认为:许多父母为了不被某个优秀的孩子将自己的孩子比下去,让自己脸上无光,喜欢用优秀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但这种做法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别人家的孩子》写道:“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拿第一……嗯,我在我妈嘴里是最差劲的,好像她恨不得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表示,父母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每个孩子身边都不可避免地有众多“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总功利地认为自家的孩子必须要赶得上别人甚至超过别人,自己才有底气跟人说话。他们拥有极为挑剔的眼光,而且眼中永远都只看得到别的孩子的优点以及自己孩子的缺点,只要孩子表现不好,父母就会用别人的优点来刺激孩子。事实上,这样的比较却是最伤孩子自尊的做法。很多网友纷纷跟帖表示,“恨透了”这个叫作“别人家的孩子”的虚幻攀比对象。

  现今社会对好孩子的标准似乎很单一,无非就是成绩优秀、上名牌大学、进五百强企业。而父母之所以会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不过就是自己焦虑与虚荣心的混合,总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他人落下,怕他因此就成了坏孩子,更怕自己脸上无光。

  父母太在意自己的感觉而忽略了孩子的感觉,将学习成绩看得太过重要,这只会逼孩子走上独木桥。父母不妨转变观念,多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现,多让他进行纵向比较,少拿他与别人进行横向比较,这样父母和孩子都会过得更轻松。

  如果孩子有缺点,父母要鼓励他战胜缺点,而不是将“别人的优点”这个“大盐块”撒在孩子的缺点这个“伤口”上,否则他也许会因此而放弃继续努力,进而变得自暴自弃。

  虽然不能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提及“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也许真的有值得自己的孩子学习的地方。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换一种提及方式。比如,孩子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数学成绩不行,而恰好孩子的同桌数学成绩很好,那么父母不妨这样说:“看到你在英语上的努力我很高兴,不过数学也不能放松啊。我听说你的同桌数学成绩不错,你也完全可以从他那里‘偷师’嘛,互相学习学习还能增进同学情谊呢!”这样的说法就摆脱了“比较”的影子,既让孩子看到了自身的实力,同时也提醒了他自己的缺陷。孩子由此学会了思考,也许他就会自己暗暗地开始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

  鲁鹏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份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阅读时分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孩子不是拿来比较的
【育儿速读】
当红设计师Jason Wu:母亲不强求我补课
在美国,不能讲述的秘密
刘梅姬或将成为“火星妈妈”
男孩危机:被建构的焦虑
家庭周刊大手小手09孩子不是拿来比较的 2015-03-04 2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