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中国或迎来女性高学历社会》的报道再次引发社会热议。文中列举了近年来普通本专科男女生人数的相关数据,由此认为“现有的应试考核方式可能对女性更有利,如三门主课中有语文、英语两门侧重于记忆力方面,这可能是女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将男性从强势反转到弱势地位,女性则由弱势者反转为强势者。而实际上,认为女性“擅长死记硬背”是几乎没有根据的偏见,与其说是男孩危机,不如说是中国的教育方式面临危机。应试教育的恶果是不分性别的。但在反转策略运作下,女孩成了获益者。
再如,“男生一般寻找低学历女生,高学历女性持续增加,可能会造成‘剩女’增多。”“女性受教育的年限越多,往往意味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久而久之生育率可能会大大降低”则是明显的“错置”。且不说“剩女”增多是伪命题,生育率降低则有非常多的影响因素。而这段报道暗示这些问题可以归罪于女性对高学历的追求,真正的肇因者并未提及。
社会整体的变迁和女性个体的觉醒共同动摇了森严的性别秩序。事实上,当人们为“男孩危机”“阴盛阳衰”忧心忡忡时,多数女性却仍在就业歧视和职业瓶颈中艰难挣扎。高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