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崇明县城桥镇社区活动中心剧场座无虚席。散场时,“幸福工程20周年宣传活动暨文艺演出节目单”无一张弃于会场,都被每位与会者带回珍藏。市计生协秘书长段锦宏动情地说:“在崇明人眼里,‘幸福工程’的分量很重。县计生协抓住时机总结经验,推进这项脱贫致富的甜蜜事业,走在了全市前列。”
崇明县康协志愿者出演的舞蹈《舞动中国》欢快轻盈,将市计生协和县计生协主办、城桥镇计生协协办的这场演出推向第一个高潮……现场400多名观众,分别为贫困和特殊家庭母亲代表,计生协志愿者、绿苗工程项目小组成员,计生协理事等,济济一堂。
县卫计委主任、计生协常务副会长蔡志昌回顾了本县“幸福工程”走过的历程,著名故事家葛明铭主持了庆典。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市、县计生协和部队领导为帮困结对对象、“最美妈妈”代表、绿苗工程结对代表分别送上生活用品、纪念品和慰问金,让全场暖意融融。
回顾:设立上海市首批项目
20年前,崇明在初期积累经验后,设立了市首批“幸福工程”项目。陈家镇、新民镇、海桥乡、大新镇等6户贫困母亲成为首批项目户。经二年实践,第一批参与家庭的脱贫初见成效,其中一户出售肉猪近百头,5亩大、小棚早西瓜连续丰收,年家庭纯收入达3万元。另一户虽羊群遭受瘟疫,但在县、镇计生协支持指导下克服困难免受损失,成为协会持续帮扶的一户项目家庭。
进展:玫瑰园带动产业调整
新民镇进化村玫瑰种植园生产规模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县计生协与镇党政领导及种植园就投入规模、市场前景、吸纳人员反复商榷。2000年7月,进化村玫瑰园“幸福工程”项目投入运作,不仅资金雄厚了,还建成6只升降式连体暖棚,反季节生产获得成功,吸纳的32位贫困母亲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这为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借鉴。
成果:治贫与治愚齐头并进
分管副县长、县计生协会会长王菁要求高,抓得紧,“幸福工程”治贫与治愚齐头并进,成为促进全县生态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事工程。
有位贫困母亲曾因丈夫身体不佳,致富无门,信了邪教。在县、镇计生协帮助教育下转变了思想。2013年,她家又用“幸福工程”创业辅助款搭建新羊棚,完善基础设施,白山羊存栏量增加到200头,吸纳10名困难育龄妇女就业。这一项目还被列入市“人福阳光”项目。 通讯员 范丹 记者 周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