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遭讨厌的逗娃 ——弹男孩“小鸡鸡”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式逗娃最常见的一个做法是“对小孩说‘妈妈不要你了’”(38.14%)。
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熟悉的人亲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脸”(16.1%)。紧随其后的是“问小孩‘爱爸爸还是爱妈妈’”(14.83%)。而“把小孩举起来抛”和“对小孩说‘让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小妹妹’”也是受访者最常见到的“逗娃”做法。
最遭讨厌的“逗娃”方式是哪种?“弹男孩‘小鸡鸡’”选择比例达31.36%。“逗小孩喝酒”则排在第二位(19.07%),“对小孩说‘妈妈不要你了’”这种吓唬小孩的做法是受访者第三讨厌的方式(18.22%)。
易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早教专家表示,大人逗弄孩子做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容易让孩子不能区别善恶和混淆是非,比如“你妈妈生了弟弟不爱你了”“你妈妈回不来了”之类的话。孩子会把大人的玩笑话当真,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很恐惧,有的小孩会因此惊慌哭泣,大人却以此取乐。而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具有攻击性,伤害自己,其实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孩子被逗,家长怎应对
“当亲戚朋友逗我们的孩子,可能碍于情面不好拒绝,如果父母不站出来制止,对孩子又会造成伤害。”专家指出,如何制止也是需要智慧的,既不要忍气吞声,也不必发脾气,可以很智慧地借口带孩子走开,或者直接说,“孩子不太习惯这样的方式交流。”
专家表示,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总是会遇到不喜欢的场景,学会轻松应对也是一门学问。只要家长不要当帮凶,不是沉默无语,能够站在孩子身后给他一些支持和帮助,做他的后盾,也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不要抱着“谁逗我们家孩子就跟他没完”,甚至一开始就怀有很大的敌意,那又是另一个极端,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谁都不要来惹我!孩子一点都逗不得,那肯定也不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