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过去8周年之际,我顺道去了映秀镇。车子进入映秀之前,我就发现在镇外大山之下的岷江滩涂上,滚落的山石仍在,大地震给映秀带来的灾难,依然是痕迹明显,让人还想起那令人揪心的一幕。
然而,走进映秀新镇,一幢幢崭新的楼房,街上鳞次栉比的商场,各种小店的货品应有尽有。在店招的吸引下,行人纷纷进入小店选购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工艺品,品尝“辣味十足”的川菜。一位为地震遗址开游览车的当地村民说,地震过后,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政府统一部署下,“重建映秀”的步伐很快,全国各地都无私援建让他们很受感动。这位村民说,他们家也得到了“镇中心”地段很好的一个100度平方米的居室,居住条件更好,防震性更强。
在随处“走走”中,我看到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商场店面、健身园地,街头绿化,园林小景,公路小巷不仅大气美丽,而且布局合理,深受灾民的好评。特别是一个在新建成的“地震科普中心”,现在不仅成了镇里大人小孩接受地震科普知识的课堂,就是我们这些“外来客”也很乐进去获得关于地震的新知识。一位曾是该镇漩口中学初三学生,现在是地震遗址解说员的女孩说,地震前一天,村里人都听见狗的呜咽,看见大量的蚯蚓钻出地面等反常现象。这些地震前的预兆因为缺少知识,而没有引起重视。现在,懂得了多得到你一些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到映秀镇的各地朋友,都会到镇里的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去参观,去凭吊遇难同胞。尽管过去8年整,地震的的惨烈、对灾民的伤害依然是那么的震撼人心。垮塌的校舍,大倾斜度的屋顶,停留在地震发生那一刻的大时钟以及掩埋了很多鲜活学生的瓦砾,都让前来参观的凭吊者暗自垂泪,深切缅怀。一位来自辽宁的凭吊者说,来到地震遗址,我对生命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人才是世间最为宝贵的啊。在映秀镇我看到,“全国的党员以特殊党费”援建漩口新校的牌子特别引人注目,灾民们对全国的支持充满感激之情随处可见。所到之处,“感激”一语成了村民们对来访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映秀镇许多失去亲人的村民都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他们擦干泪痕,已经逐渐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我强烈地感受到灾后的映秀人坚毅的神情和建设新映秀的热情。一个充满活力的灾后新镇,正在青山绿水中呈现于世人面前。
逝者安息,后人奋起。我相信,映秀人的这种神情和热情,将成为巨大的正能量,将他们的新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足。图为映秀镇的村民讲解员正在向来访者讲述该镇的昨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