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从全民追剧到备受争议~~~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全民追剧到备受争议
《欢乐颂》:现实生活的“照妖镜”
图/TP
图/TP
图/TP
图/TP
图/TP
  焦点关注

  刷屏了整个五一的热门电视剧《欢乐颂》终于在上周落下帷幕。22楼的故事未完待续,仅从播出的第一季反响来看,已然掀起了从大叔大妈到白领学生,几乎全年龄层观众的热烈追剧和讨论。究其原因,除了制作精良,人设鲜明,冲突强烈,最大的原因还是不少人在这部热剧里,看到了自己或者是身边人的真实写照。

  《欢乐颂》的真实带给观众的无疑是一种更为强烈的冲击,人们仿佛看到了一面“照妖镜”,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堪瞬间放大,以至于有人评论其传递的整体价值观势利又拜金,让人“三观尽毁”。那么在这个似乎并不那么欢乐的《欢乐颂》中,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 文 记者 颜静燕

  1 让人又爱又恨的“五美”

  《欢乐颂》的绝对主角是住在22楼的五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姑娘。海归金领安迪住2201,冷静理性,是大家的精神领袖;资深大美女樊胜美、傻白甜小姑娘邱莹莹、积极向上乖乖女关雎尔,三个女孩合租2202;富二代妖精曲筱绡,潇洒肆意毒嘴巴,独享2203。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五位演员也凭借出色的演技把22楼“五美”之间发生的那些有趣的,感动的,悲伤的,痛苦的故事演绎得深入人心。

  这些人物设定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明确的反面人物,也没有一个人会让你从头喜欢到脚。有网友戏称:“看《权利的游戏》,你不知道谁下一集就死了。看《欢乐颂》,你不知道谁下一集就讨人厌了。”的确,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有缺点。当你刚刚爱上一个角色,她就会干一件你无法接受的蠢事。可当你决定讨厌一个角色,她又会做一件拉好感的事情迅速“洗白”。看得观众五味杂陈,又爱又恨,越来越不欢乐。

  例如邱莹莹,一开始只是一个傻乎乎的小吃货,恋爱了之后就暴露了蠢的一面,朋友们的劝说完全听不进去,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失恋了,看成功学的书被安迪劝阻,马上炸毛,追着安迪骂,不依不饶,智商情商双低。但是后来,邱莹莹走出情伤,明显有所成长,虽然还是咋咋呼呼的,但是有一股朝气蓬勃的冲劲,安迪不开心的时候,宁愿对着她也不愿意对着奇点和曲筱绡。

  就连本剧的编剧袁子弹都表示“小蚯蚓”是自己最喜欢的角色。“邱莹莹只是纠结了一个月就奋发图强去找工作了。我在生活中见到因为失恋,就跟祥林嫂一样,半年、一年脱不出身来的大有人在。我特别喜欢小蚯蚓的状态,她是下意识地热情和勇敢,恰恰是推动社会往前进的最主要的力量。大家讨厌邱莹莹是因为自己和她有同感,经历了那样一段无奈的日子,才发现自己有多讨厌自己。杨紫演得太好,让大家想起来生活中狼狈的自己和讨厌的朋友们。”

  再比如剧中最有争议也是对比最明显的樊胜美和曲筱绡:樊胜美最初给人感觉是善良仗义自立自强的新时代独立女性,不料中段暴露了贪慕虚荣、自尊心极度强烈到可以伤害真心对自己的人,再后来发现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原生家庭吸血扒皮,才令其一心想嫁豪门摆脱冷血家人;富二代曲筱绡,第一集就因开派对惹了众怒,平时嘴巴刻薄招人厌,总是把自己的乐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看似无法无天却也有着学不完的人情世故,剧情发展到后头,又通过帮邱莹莹和樊胜美强力博好感……

  这样非扁平化的人物设计让观众看到了角色的多面性,不过可惜的是,人物众多的情况下,每个角色并没能达到最佳的立体展示,其结果就是观众刚凭喜好站了队,又不得不在剧情的发展中不断咽下站错队的苦水。

  2 “三观”刺伤大众遭吐槽

  《欢乐颂》在播出还未过半时,因为演员出色的演技、剧组逆天的论坛和微博道具、总是靠吃饭推进剧情的有趣设定等等圈了不少剧粉,但随着情节深入展开,五个姑娘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越发暴露无遗,故事中所展现的现实感也更加清晰,因为贫富阶层而产生的巨大生活差异让人心惊,质疑的声音席卷而来:这么不欢乐的《欢乐颂》,到底想向观众传递怎样的价值观?

  《欢乐颂》一剧最让人感到痛切之处,在于它以创造乌托邦为开始,却以不断打破乌托邦作为故事发展的动力。“五美”虽同住一层楼,看起来是生活在同一平面,然而这背后的差异,就如同下楼时有人按了“1层”而有人按了“B1”一样,隐蔽而深刻。

  有评论认为《欢乐颂》传达的价值观以金钱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并以此来区分片中人物阶级及其在剧情中表现的行为模式,将人物的观念,能力,乃至命运,都绑死在各自的阶层。这种泾渭分明的阶级论,刺伤了大众。有人感受到“命运的恶意”,有人察觉出“精英的歧视”。总之,负能量爆棚。

  本剧编剧袁子弹对此表示:“前20 集是一个很轻松的步调,以至于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情景喜剧或者是都市喜剧,这个是大家误会了,我们一直是一个现实题材的剧。这跟人一样,刚接触时是一个样,接触久了就可以发现那些不愿意展示给人看的那种伤痛。”

  至于网友“原著三观有问题”的质疑,袁子弹表示,原著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尤其是在反映现实这一点上做得挺好。

  3 不够完美却也发人深省

  事实上,也有不少网友觉得,谈钱不正常么?

  网友@momo就认为:“我们不就在生活什么都要钱都要攀关系的环境里吗?……普罗大众的烦恼就大多是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国人只要谈到钱需要钱就觉得俗……中国现代了这么久,还在以穷为荣?为理想生活奋斗,赚更多的钱改善家人生活条件哪里恶俗了?”

  网友@狂奔的起跑线说:“确实三观不正,但这不就是现实吗……作为一个沪漂,感慨万千……”

  还有人表示因为它太过现实,看完“心累”。

  @BenYao:“感觉被现实狠狠地抽了一耳光,还不够,电视剧反手再来一耳光。”

  @笑,淡淡的:“虽说这本是现实,但也不想就这样被血淋淋撕裂在我面前,看了之后,只会心累。”

  但依然有些人,从残酷中找到了正能量。

  @时光机:“因为看到了赤裸裸的贫富差别和现实,才更应该努力……所谓的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幸福。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晗:“欢乐颂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现实就是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大环境如此,想改变现状,就要努力改变自己!”

  一部剧看完,能让人直视、反思,也是一种成功。《欢乐颂》试图让观众看到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多元,但又不能破坏观众对大团圆和情谊至上的热爱。百般平衡之下,才有了现在这个样子的《欢乐颂》。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却是国产电视剧从偶像恋爱和家长里短的模式化创作,向深层次内容进行挖掘的一次有益尝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欢乐颂》:现实生活的“照妖镜”
家庭周刊特别关注02《欢乐颂》:现实生活的“照妖镜” 2016-05-18 2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