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张延令:夏季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时,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室外大气中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发生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是对臭氧最准确的描述。臭氧通常存在于距离地面30公里左右的高层大气中,那里的臭氧能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研究表明,高空臭氧每减少1%,全球因白内障而引起失明的人数就将增加1万~1.5万人。但是,如果臭氧出现在近地面的10~100米左右,就变成了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杀手”。1955年9月,洛杉矶臭氧浓度高达1.3毫克/立方米以上,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臭氧浓度最高的时候一般集中在5~9月的下午两三点。与PM2.5不同,臭氧污染几乎不会对能见度产生影响,也不会长时间累积。正因为它发生在风和日丽、天空晴朗之时,人们置身其中却根本意识不到,还以为空气特好呢。
臭氧浓度在2毫克/立方米以上,可引起头痛、胸痛、记忆和思维能力下降,皮肤起皱,出现黑斑;严重时可导致肺气肿和肺水肿。
晴天午后非外出不可时,戴上活性炭口罩,对防护臭氧污染有一定的作用。在室内,有些空气净化器本身会产生臭氧;人体会对含很低浓度臭氧的空气产生清新的错觉;室内臭氧消毒产品、部分负离子发生器、部分高压静电式颗粒物净化设备和某些办公用具(如打印机)等可产生室内臭氧,要注意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