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汽车/车界车市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抗得住暴雨容得下车
雍君
  一场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肆虐京城,使道路积水、车辆被淹,交通中断、市政水利工程多处受伤。在暴雨灾害后,除了可以估量的财产外,更令人关注的是77人遇难的伤亡数字。在这场灾难的背后,我们除了“被阅读”政府公告外,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思考。 

  近年来,不仅北京,像广州、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城市内涝已成了大城市的通病。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而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还在习惯于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不要说我们发展太快,也不要说这是难遇的大雨,在死伤者面前,所有逃避责任的说辞都太苍白。 

  以此联想到中国汽车业,发展到今天,一面是欣欣向荣的大发展,一面是与社会环境的尖锐对立。这种状况,与北京特大暴雨有着相同的原因:相关部门急功近利,容不下一点百年大计的思考。法规是越定越多,可鲜有完善;看问题只看眼前,哪管一步之后会是什么局面。 

  汽车全世界都在奔驰,但人家汽车再多,也不会实行限购政策,而在汽车保有量并不高的中国却赫然出台。尽管中国汽车业正在面临增速下滑的困局,尽管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业正迫切地需要扶持,但管理者却说:早晚要限购,晚限不如早限。 

  既然要限,何必又要发展汽车工业?眼下汽车主管部门的一系列提振政策正要出台(有的已出台),但相对于限购,这些政策显得多么的无力。说到底,如果城市规划到位,如果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到位,汽车肯定会跟城市和平相处,而不会是如今这样的拥堵和狼狈,难道这是汽车业和消费者的过错吗? 

  城市交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单纯地一味控制汽车数量,显然又是矫枉过正的做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无疑也将由此经受冲击。汽车的高速增长让中国快步进入了汽车社会,城市化自然应包容在汽车社会之中。因此,认真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汽车消费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和城市化面临的共同课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汽车让出行更便捷,二者定有和谐之道,这又将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水平。   雍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职场方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科学咖啡馆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访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移民留学
   第B24版:人才
城市:抗得住暴雨容得下车
“沪牌月月送”首位幸运得主产生
帅铃窄体版登陆长三角
改款奥德赛增配上市 广本明年起猛上新车
广告
新民晚报汽车/车界车市B11城市:抗得住暴雨容得下车 2012-08-01 2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