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仅北京,像广州、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城市内涝已成了大城市的通病。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而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还在习惯于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不要说我们发展太快,也不要说这是难遇的大雨,在死伤者面前,所有逃避责任的说辞都太苍白。
以此联想到中国汽车业,发展到今天,一面是欣欣向荣的大发展,一面是与社会环境的尖锐对立。这种状况,与北京特大暴雨有着相同的原因:相关部门急功近利,容不下一点百年大计的思考。法规是越定越多,可鲜有完善;看问题只看眼前,哪管一步之后会是什么局面。
汽车全世界都在奔驰,但人家汽车再多,也不会实行限购政策,而在汽车保有量并不高的中国却赫然出台。尽管中国汽车业正在面临增速下滑的困局,尽管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业正迫切地需要扶持,但管理者却说:早晚要限购,晚限不如早限。
既然要限,何必又要发展汽车工业?眼下汽车主管部门的一系列提振政策正要出台(有的已出台),但相对于限购,这些政策显得多么的无力。说到底,如果城市规划到位,如果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到位,汽车肯定会跟城市和平相处,而不会是如今这样的拥堵和狼狈,难道这是汽车业和消费者的过错吗?
城市交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单纯地一味控制汽车数量,显然又是矫枉过正的做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无疑也将由此经受冲击。汽车的高速增长让中国快步进入了汽车社会,城市化自然应包容在汽车社会之中。因此,认真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汽车消费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和城市化面临的共同课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汽车让出行更便捷,二者定有和谐之道,这又将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水平。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