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今,与外籍人士为邻小区已随处可见,市民也由惊喜好奇到习以为常。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邻里间新矛盾逐渐显现——
老外开派对 夜半歌声绕梁
邻居难入眠 无法沟通恼火
叶薇
  老外半夜还在家开派对,跳踢踏舞,唱摇滚歌曲,不亦乐乎,可苦了四邻的居民。物业也直叹涉外住户难管。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外国人与上海人成了邻居,在一些新式小区,外籍居民已占一半以上。新的邻里关系带来诸多新问题。近日,多名市民向本报“夏令热线”诉说与老外为邻的烦心事。

  吵闹声

  持续狂欢到半夜

  “知道老外热情,可再这样‘热情’下去,我真的要神经衰弱了。”家住南丹东路的吴先生向“夏令热线”投诉,他所在的天际花园6号楼的一名外籍住户经常在家开派对,不仅把音乐开得震天响,还大声唱歌、尖叫、跺脚,狂欢持续到半夜两三点。

  吴先生介绍,老外家住顶层6楼,楼顶处有一个大平台。一到周末,就有很多人在平台上开派对。到了深夜,他们仍然又唱又跳,音乐声、酒瓶声此起彼伏。吴先生不住同一楼层,但深受其扰。

  他说,刚开始觉得外国邻居挺可爱,常骑辆自行车在小区外锻炼,态度也很和善。“可他们老是半夜开派对,声音太吵了,根本没法睡觉,我现在看到他们就很恼火。”

  难交流

  除了“hello”就是“no”

  吴先生说,小区居民找过物业,也打过110,都没解决办法。有一次,吴先生带着物业敲开对方房门,屋里挤了几十个人。“我们边说边比画,老外先是连声说‘hello’,再就是说‘no’,叫人拿他没办法。”吴先生说物业和大部分居民都不会说英文,和老外很难沟通。

  家住平型关路的李女士也有一肚子苦水。她家隔壁住了几个外国年轻人,也喜欢半夜狂欢。有时候凌晨2点多,还在楼下骑摩托车,声音很大;还喜欢在房间里拍篮球,震得地板咚咚响。“每周都开周末派对,一会儿来个女士派对,一会儿换个化装派对。隔三岔五音乐放到后半夜,虽然关着门,还是很吵,谁能睡得着啊?”

  她曾在半夜拨打110,与民警一起上门讨说法。一进房门,李女士就大喊“sleep!sleep!(睡觉)”对方居然一边点头一边说“Iloveyou(我爱你)”,搞得她哭笑不得。“我一点都不爱你们,已经开始恨你们了!每次投诉,他们只会说‘hello’,难道真不懂我的意思吗?”民警一走,邻居继续狂欢,李女士气得够呛。

  英语信

  淡化刺鼻香水味

  在采访中不少居民向记者反映,由于各国文化、生活方式都有差异,与老外做邻居,烦心事不少。

  家住古北国际社区的郭先生说,他家楼下住了两个比利时人。打从他们搬进来那天起,楼道里就飘满了刺鼻的香水味,原来邻居爱抹浓香水。由于郭先生对香水过敏,所以每天上下楼时,他经常被迫屏住呼吸。后来,楼上搬进一家韩国人,因为主人喜欢吃泡菜,所以整幢楼都弥漫着蒜味和酸味。

  面对这些情况,彼此尊重是前提,沟通技巧很重要。比如,郭先生就曾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英文信,放在邻居的信箱。后来,再遇到比利时邻居,他发现味道淡了很多。不过,韩国邻居的问题,他也没法解决。“毕竟这是人家的生活习惯,我只有学着适应。”

  【专家建议】

  出租房屋事先“约法三章”

  如何加强对小区老外住户的管理。有专家建议,房屋出租给外国人,社区民警、居委会应有明确的管理职责;面对居民投诉,居委会、物业等不应不闻不问,对外籍住户的情况,比如国籍、人口、信仰等,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在老外们入住时,就预先告知,约法三章,多向其宣传本地习俗和生活方式;与房东勤沟通,让房东承担起责任;物业部门可以写一些英文提示,贴在楼道里。市民也应带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多和老外交流,和谐相处。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职场方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科学咖啡馆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访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移民留学
   第B24版:人才
老外开派对 夜半歌声绕梁 邻居难入眠 无法沟通恼火
水泥覆盖绿地 鸽棚骑上墙头
“居改非”2天内搬出小区
城市管理跟着夏令百姓需求走
当年“过保”家电漫天要价 如今“山寨”维修真假难辨
今日投诉
轮椅在无障碍通道夹缝间“求路”
香樟大树“越过界” 隔墙居民无阳光
广告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6老外开派对 夜半歌声绕梁
邻居难入眠 无法沟通恼火
2012-08-01 2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