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刷微博
林明杰
  林明杰

  台风对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毫不陌生。每年它都要来闹腾几回。

  过去上海每逢台风,必发大水。人们总是在电视上看到市领导趟着大水去慰问受灾的市民家庭。近年类似情况像是少了,大概城市的排水功能加强了吧。上海人似乎有点淡忘发大水这回事儿了。

  但这次好像有点不一样,或许是因为“海葵”非同寻常,或许是不久前京城的一场暴风雨给人们心里留下了阴影。

  前天夜里,正和三五好友在外喝茶聊天,其中一位的儿子从家里打来电话,说看到电视里提醒市民,台风“海葵”即将光临,赶紧回家避风头。本来正在议论“海葵”迟迟不来、究竟来不来的我们,立马作鸟兽散了。

  回到家里,我还心有不甘,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等台风来。那专注劲儿,年轻时约会都没这么望眼欲穿过似的。无聊之余就刷微博,并参与对“海葵”的冷嘲热讽。

  无聊得累了,不觉入眠。下半夜,突然被窗外的呼啸声惊醒。它,真的来了。白天,“海葵”发作得更狠,以致我不得不为堵住透过窗缝泼进来的雨水,独自手忙脚乱地上演了场“战台风”。

  暴风雨给不同境遇的人带来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安坐高楼,沏茶隔窗俯瞰,可知“路上行人欲断魂”?驱车疾驶,视暴风雨为等闲,可知溅起的浊浪,让道旁等候公交的“苦人儿”倍增恼恨?纵然是在浸了水的家中,孩子们乐呵呵地踏水玩,可知大人们正发愁今晚何处安身? 

  平日的微博基本报忧不报喜,指责多于赞扬,但昨天微博上的人们对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在暴风雨中的职业操守,对交警冒着狂风暴雨帮助推移熄火的轿车、清理街道障碍物等行为,颇多赞赏;有人主动提醒市民哪些道路积水;还有人呼吁大家尽可能不要叫外卖,以免送外卖者遭遇暴风雨的危险。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暴风雨很快就会过去。在没有暴风雨的日子里,我们也一样需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7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17版:伦敦眼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伦敦眼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酒旗茶垆
   第B16版: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家居装潢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彩票看点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公款拍摄“本土电影”账目要公开
风雨刷微博
媒体视点
抗击“海葵”成功关键是以人为本
图片新闻
如何解读 女博士挑吃挑住?
巴金的感叹和现实的无奈
新民晚报评论A10风雨刷微博 2012-08-09 2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