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黔台酒和茅台酒是什么关系
2005年初夏时节,时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胡炜先生,在一次外出考察学习的散步时间问我:“你们贵州的黔台酒怎么样?听说也是茅台镇上的。”我说是,是产自茅台镇环茅中路上。
我告诉胡主任,茅台镇上有一百几十家酒厂,酒的销路都不错,沾的是“茅台”这个响当当名字的光。只要打出茅台镇产的酒的牌子,都有人买。可实事求是地说,在一百几十家酒厂中,除了茅台酒,只有二三十家的酒质量是好的。如果更严格一点讲,只有十来家厂的酒具有享誉中外的茅台酒的风味。黔台酒就是其中一家。
胡炜主任若有所思地说:“怪不得,在好几个应酬场合,有人对我说,这酒不输于茅台哩!”这是在上海,有人第一次向我打听黔台酒的底细。没想到,胡炜主任问过以后,竟然不断地有人向我打听黔台酒的情况。原来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把它作为指定用酒,喝到它的人多了,又觉得它不错,而且看它的名字和茅台酒只差一个字,当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关于黔台酒的情况,揭开关于黔台酒的奥秘啰!
黔台酒和茅台酒是什么关系?为何它会叫黔台?黔台酒有多久的历史了?为何上海人会把它当成新酒?酿制黔台酒有什么独特的工艺?黔台的年份酒有哪些特色?在多次去茅台镇的经历中,我去过黔台酒的制酒车间,采访过黔台酒的两代酿酒人,走进过幽暗、神秘、必须带上电筒才能看清楚的黔台酒库,伸手在酒库菌群聚集得如同藓苔般柔软潮润的墙壁上细细地、轻轻地抚摸过。当然,我也一一品尝过当年新产的、30年陈、50年陈、80年陈乃至历史更为久长的黔台酒原酒。如若你对酒文化感兴趣,就听我一一道来罢。
黔就是贵州的简称。贵州这块山地,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并繁衍生息了。贵州建省,是在1413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而贵州人酿酒的历史,却已有3000多年了。
1994年4月,今天的仁怀市所在地中枢镇的老乡,在镇东郊东门河岸岩壁上修建云仙寺时,在一个当地人称之为莱芝洞的溶洞中,挖出来一组陶制的酒尊、酒壶、酒杯、酒器。经专家考证,这是商周时期古人类使用的陶器。中枢镇离开茅台镇只有14公里。这一组酒器的开掘,不但证明了早在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贵州的祖先就会酿酒;同时也证明了茅台镇周围产酒的历史之长。
那么贵州地方为何会如此地钟情于酒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贵州的气候了。说及贵州的天气,世人皆知的“天无三日晴”是民间最为形象的概括了。所谓天无三日晴,就是多雾多雨,空气潮湿。生活在湿度大的山地环境中,人的身体本能地就会思念酒,想喝酒。贵州省有800多家酒厂,全省80多个县市,平均一个县差不多有10家酒厂。这情形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老百姓渴念酒,离不开酒。清代诗人张国华写下的“一座茅台旧有声,糟丘无数结为邻”就是最为形象的写照。
台,指的就是茅台。茅台镇产的多种白酒,都喜欢用这个“台”字。比如台良窖酒,台渡窖酒。那么,这里的人们为啥喜欢这个台字呢?
初次来到茅台镇的客人,都会觉得这座酒城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高山,茂盛的植被从赤水河岸边一直顺着坡势铺满到山巅。静下心来,尤其是得到热情的茅台人的指点,就会看到,整个茅台镇后面是花木繁茂的山岭,当地人会告诉你,这叫寒婆岭。茅台这地方,古时候曾被称做马桑湾、四方井、烧炭坳多种名字。这里原本是名副其实的高原峡谷,我第一次从茅台回到贵阳,就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给它起名叫茅台峡谷,并且写进了书稿中,得到好多贵州人的认可。只因这一片峡谷地带海拔只有410米,明显地低于贵州平均1100米的海拔,故而形成了茅台峡谷独特的小气候。后面我会详细分析,这种高原峡谷独有的小气候对于酿造美酒的作用。因其地势低而潮润,平顺的坡地上喜欢长一种杆子壮、叶片秀、开白花的茅草,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就叫这里为茅草村。酒坊的增多,酒客生意人的来来往往,随着时光推移,茅草村里居住的村民越来越多,茅草却日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