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高照头上,为什么要开这个会?记者在上海历次经历台风中深切感受到:正是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的高度警觉性、前瞻性,让上海在一次次防御台风的城市安全保卫战中占据先机。
会议先听取市气象局局长汤绪关于台风情况的通报:“布拉万”强度强、范围大,七级大风圈半径400公里,十级大风圈半径180公里;而“天秤”与“布拉万”相距1350公里左右,双台风的相互作用对“天秤”与“布拉万”的路径、强度变化均有影响。
接着,市水务局长、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嘉毅布置防台工作。他先传达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不能掉以轻心。接着对防止高空坠物,针对树木倒伏、电力故障、马路易积水地段和居民小区积水问题,甚至农业防灾工作,都无一遗漏作为常规动作备案在册。崇明、金山、奉贤、浦东等沿海沿江地区,处在风口浪尖,是防汛的重中之重。
沈骏最后讲话。他坦率地说,“布拉万”不像“海葵”那么紧张,它要在隔日下午才影响到上海,但我们要早启动、早安排、早落实。“布拉万”个体大、强度大,大风圈半径大意味着影响范围广。此外,“天秤”在台湾附近突然来了一个麻花状的掉头,应该引起高度警觉。沈骏又说:因为台风的不确定性,所以要立足抗大风防大灾,否则一旦造成损失,对上海的影响就大了。
昨天傍晚5时,蓝色预警信号按预定方案发布。今天下午到半夜,台风不来,大雨或暴雨也将影响本市。上海防汛大军一如既往,作好了应对准备。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