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知识】
与射电望远镜密切相关的天文学家
姜燕
  ■卡尔·央斯基(KarlGutheJansky)

  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无线电工程师卡尔·央斯基意外发现了来自星际空间的电波信号,这标志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以往,人们只能通过光学望远镜来观测研究天体,光学波段是人类观望宇宙的唯一“窗口”;此后,人类又可以在射电波段对宇宙进行探测研究,开启了第二个重要“窗口”——射电之窗。于是,新的发现接踵而至。被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类星体(1965年)、脉冲星(1967年)、星际有机分子(1963年)和微波背景辐射(1965年),都是用射电手段观测到的。

  ■雷伯(G.Reber)

  雷伯是美国的无线电工程师。1937年,他在自家后院中建起一台射电望远镜,天线是一个口径9.5米的抛物面,工作波长为1.87米,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专门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镜。1939年,他用这台望远镜探测到了来自星际空间的电波信号。他的望远镜比卡尔的要好,分辨出了来自人马座(银河中心方向)、天鹅座、仙后座、大犬座等方向上的射电波信号。据此,他绘制了一份“射电天图”——虽然粗略,却当之无愧是天文史上“第一份”射电天图,并在1944年的《天体物理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J.H.奥尔特

  雷伯的论文未能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只有荷兰著名天文学家J.H.奥尔特敏锐地察觉到雷伯论文的重要意义,建议尽快召开一次有关雷伯论文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的重大结果之一是导致了1958年问世的银河系中性氢射电探测的一幅详细分布图,实际上这也是一幅极为出色的银河系旋涡结构的实测图,该项工作在银河系和星系的研究史上也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姜燕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精确追踪“嫦娥”系列探月卫星
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美国
与射电望远镜密切相关的天文学家
新民晚报焦点A03与射电望远镜密切相关的天文学家 2012-10-29 2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